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若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s1="5.00" cm,s2="1.36" cm,s3="1.48" cm。那么:AD之间的平均速度V=??m/s,C点的瞬时速度VC=??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 
参考答案:?0.56 ??0.71 ??3?
本题解析:AD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C点为BD间的中间时刻,所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利用s=vt求得平均速度,巧妙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瞬时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种物体叠放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A可视为质点,平板B长度为L,其左端通过水平细线连接于竖直墙上,开始时物体A以初速度vO滑上平板B的左端,经时间t到达平板的右端.重力加速度为g,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物体到达平板右端的动能
B.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D.绳对木板的拉力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A在B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即可求解加速度和动摩擦因数,由于不知道A物体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动能及绳对木板的拉力.
解答:A在B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μg
根据L=
解得:a=
,故C正确;
所以μ=
,故B正确;
因为不知道A物体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物体到达平板右端的动能,故A错误;
因为不知道A物体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A对B的摩擦力大小,所以也无法求出绳对木板的拉力,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有?。(填选项前的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直流电源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只用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后才能充分的使用纸带,获取更多的实验信息;正确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一端,实验时使用的纸带才更长;错误
C、为了在纸带上获取更多信息,应先接通电源,在释放小车;正确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错误
点评:牢记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和少出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12分)一根弹性细绳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将其一端穿过一个光滑小孔O(其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为O’)的固定的木板,系在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A上,A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孔O离绳固定端的竖直距离为L,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h<mg/k),滑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的μ倍.问:

(1)当滑块与O’点距离为r时,弹性细绳对滑块A的拉力为多大?水平地面对滑块A的支持力为多大?
(2)滑块处于怎样的区域内时可以保持静止?其面积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1)
(2)
,
本题解析:(1)弹性绳的形变量
?
故弹性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大小为
对滑块在竖直方向应用平衡条件:
,
所以
(2)设滑块距o为x远处处于静止:

得:
?
因此,滑块处于以x为半径,O/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均能保持静止。
面积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
B.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C.两物体间有相互的弹力作用,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地球上的物体一离开地面就不受到重力作用
参考答案:
A、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则其方向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若是摩擦动力,则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则就一定有弹力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
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弹性形变,故C正确;
D、地球上的物体一离开地面,仍就受到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