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然后通过细线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点O,此时需记录: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参考答案: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用等效代替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同时我们需要记录下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①O点位置(效果)②细绳所示方向(方向)③相应弹簧秤读数(分力的大小),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①O点位置(效果)②细绳所示方向(方向)③相应弹簧秤读数(合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等效代替;O点位置,两把弹簧秤拉力的大小,两把弹簧秤的方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2)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设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______
A.s2一s1=aT2 B.s4一s1=3aT2
C.与计数点2对应的速度为v=
? D.s1=aT2.

参考答案:(1)A、B、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算出的值,而实际值是单独一个力拉O点的时的值,因此F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F′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O点的作用效果相同,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即根据△x=aT2得,s2-s1=aT2,故A正确;
B、由逐差法得s4-s1=3aT2,故B正确;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为v2=s2+s32T.故C正确;
D、计数点0点不一定是打出的第一个点,所以0点的速度不一定等于零,所以s=v0t+12at2,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常量k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库仑测得的
C.加速度的概念是伽利略研究落体定律时创建的
D.安培提出了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是电场给予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库伦测出了静电力常数,提出库伦定律,故A错误;密立根最早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所以B错误;伽利略在探究自由落体时提出加速度的思想,所以C正确;法拉第最先提出场的概念,所以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仍沿水平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为F。这一实验直接说明

[? ]
A. 弹簧秤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B. 橡皮筋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C. 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D. F1和F2对橡皮筋产生的效果可用F来替代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实验精确测定了引力常量
B.牛顿最终给出了在科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D.牛顿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利用扭称装置最先测定出的,故A错误B正确;经典力学是相对论低速情况下的近似,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情况下仍然适用,故C错误;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研究高速运动的情形,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Early start makes easy stages. 早动身,易从容,早开始,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