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车的顶棚上用绳线吊一小球,质量为m,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求: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小球对悬线的拉力?
(3)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1)
(2)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图中,A是电磁铁,B是质量为m的铁片,C是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点。当给电磁铁通电后,在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设电磁铁对B的吸引力为F,对于m来说,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
,对于AC整体来说,受到绳子的拉力,重力,B的吸引力,故
,解得
。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0×103kg,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试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
(3)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参考答案:(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即
F=f
根据题意
f=2000N
再根据公式?
P=Fv
可以求出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pf=40m/s;
即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m/s.
(2)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根据公式P=Fv,牵引力
F=pv=2.5×103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解得
a=F-fm=0.25m/s2
即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为0.25m/s2.
(3)汽车匀加速的末速度设为v,匀加速最后时刻,功率达到额度功率,对于匀加速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pv-f=ma
代入数据解得
v=20m/s
汽车从静止到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所用时间t1=va=20s
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这一过程阻力不变,对这一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pt2-fs=12mvm2-12mv2
解得t2=22.5s
总时间t=t1+t2=42.5s
即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为42.5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时,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垂直
D.所有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时,做曲线运动,A错误、D正确;当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垂直时,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B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不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垂直,只要有一定的夹角即可,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着一辆平板车A。车上有两个小滑块B和C(都可视为质点),B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而C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开始时B、C分别从车板的左、右两端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相向滑行。经过一段时间,C、A的速度达到相等,此时C和B恰好发生碰撞。已知C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的速度立刻互换,A、B、C三者的质量都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开始运动到C、A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的时间;
(2)求平板车平板总长度;
(3)已知滑块C最后没有脱离平板,求滑块C最后与车达到相对静止时处于平板上的位置。

参考答案:解:(1)设A、B、C三者的质量都为m,从开始到C、A的速度达到相等这一过程所需时间为t
对C,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
对A,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
,
联立以上各式联得
(2) 对C,
对B,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
,
C和B恰好发生碰撞,有
解得:
(3)对A,
A、B、C三者的位移和末速度分别为
(向左),
(向右),
(向左)
(向左),
(向右)
C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的速度立刻互换,则碰撞后C和B的速度各为
(向右),
(向左)
碰撞后B和A的速度相等,设B和A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此时对B和A整体有
隔离B,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
可得
,说明B和A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
设C最后停在车板上时,共同的速度为vt,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可得vt=0
这一过程,对C,由动能定理有
对B和A整体,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C和A的位移分别是
(向右),
(向左)
这样,C先相对于车板向左移动
,然后又相对于车板向右移动
,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滑块C最后停在车板右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