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对单物体(质点)的应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运动员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且空气阻力是会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做变加速度的运动,选项A错误;因为阻力和横截面积有关,选项B错误;通过改变人的姿势调整横截面积来改变速度,选项C正确;此过程阻力一直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与水平伸长弹簧相连,静止在木箱地板上。现发现物体突然动了起来,由此可判断,此时木箱的运动可能是( ABD ) |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加速向右运动时,物体由于惯性的作用会有向左的运动趋势,若摩擦力不足以使物体与木厢一起运动,A正确;加速向左运动时,物体相对于木箱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摩擦力向左,若摩擦力不足以使物体与木厢一起运动,则A将向右运动,B正确;加速上升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增大了物体与木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弹簧不会移动,故C错误;减速下降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物体对木箱的正压力减小;这时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而弹簧的弹力又未改变,故在这种情况下A可能移动,故D正确。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5分)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C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37°。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0.5m,斜面AB的长度为L=2.875m。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A点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D。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经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Fc;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1)由题意知小物体沿光滑轨道从C到D且恰能通过最高点,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有: ① (3分)
② (3分)
③ (2分)
④ (2分)
联解①②③④并代入数据得: ⑤ (1分)
(2)对小物块从A经B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⑥ (3分)
联解①②⑥并代入数据得: ⑦ (1分) ;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4分)某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给物体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l0m/s,g=l0m/s2。求:
(1)物体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
(2)若物体A右方x0=12m处有一辆汽车B,在物体A获得初速度v0的同时,汽车B从静止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通过计算说明物体A能否撞上汽车B?
参考答案:(1)25m;(2)物体A能撞上汽车B
本题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 ma0 (2分)
a0 =" 2" m/s2
根据 v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的固定斜面,然后沿斜面运动。已知滑块先后两次经过斜面A点速度大小分别为
和
,则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滑块先后两次经过斜面A点时由动能定理:;当物体第一次从A点到最高点时由动能定理:
;联立解得
,选项C正确;
考点:动能定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试题《粒子在复合场中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