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 )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也很小,眼睛观察不到
C.推力小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加速度为负值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这时除需记录O点位置外,还需记录______和______(用下列选项中的字母表示).
A.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两条细绳间夹角的大小
D.两条细绳的方向.

参考答案: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
这时除需记录O点位置外,为了作出力的图示,还需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即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两条细绳的方向.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______,使得电学和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科学----电磁学。(?)
A.流动效应
B.热效应
C.磁效应
D.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也存在磁场,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也促使了电磁学这一学科的诞生。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7是两位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中的两幅图是在实验中得到.则______是正确的.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①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F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其方向与AO共线,故张华的实验是正确的.
②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本题答案是:(2)张华,(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