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对下列各图蕴含的信息正确解读的是( )
①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②图乙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④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①甲图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①正确;
②乙图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错误;
③丙图的斜率表示电阻R,由图象可知斜率越来越大,所以电阻越来越大,故③错误;
④丁图的斜率越来越大,表示能耗随时间增长的越来越快,所以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故④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通向汶川的公路还真是难走,这不,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之比a1:a2等于2:1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1:v2等于2: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等于2:1
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之比a1:a2不等于2:1
参考答案:A、由速度公式△v=at得,加速与减速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根据加速、减速中时间之比为2:1,得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2.故A错误;
B、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则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1:1,故B错误;
C、由位移公式v2-v20=2as,再根据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2,得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等于2:1.故C正确;
D、由速度公式△v=at得,加速与减速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根据加速、减速中时间之比为2:1,得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2.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MN、PQ为相距L=0.2m的光滑平行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30°,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1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两导轨的M、P两端接有一电阻为R=2Ω的定值电阻,其余电阻不计.一质量为m=0.2kg的导体棒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今平行于导轨对导体棒施加一作用力F,使导体棒从ab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下匀加速滑到底端,滑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垂直于导轨,加速度大小为a=4m/s2,经时间t=1s滑到cd位置,从ab到cd过程中电阻发热为Q=0.1J,g取10m/s2.求:
(1)到达cd位置时,对导体棒施加的作用力;
(2)导体棒从ab滑到cd过程中作用力F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1)导体棒在cd处速度为:v=at=4?m/s,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E=BLv=0.8V,
回路感应电流为:I=ER=0.4A,
导体棒在cd处受安培力:F安=BIL=0.08N,
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F安=ma,
解得:F=-0.12N,
则对导体棒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0.12N,方向平行导轨平面向上.
(2)ab到cd的距离:x=12at2=2m,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mgxsinθ+WF=Q+12mv2,
解得:WF=-0.3J.
答:(1)到达cd位置时,对导体棒施加的作用力是0.12N,方向平行导轨平面向上;
(2)导体棒从ab滑到cd过程中作用力F所做的功为-0.3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甲、乙两车在一条直线上沿相同方向运动,甲在乙前x=56m处,甲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匀减速刹车,乙以初速度v2=4m/s、加速度大小为a2=1m/s2做匀加速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需时间.
参考答案:(1)在开始阶段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且甲车速度比乙车大,两车距离一直增大,设运动时间为?t?时速度相同,设为v,
应用速度公式v=v0+at,有v1-a1t=v2+a2t
代入数据解得t=4s,v=v1-a1t=8m/s.
此后甲车减速、乙车还在加速,两车距离缩短,所以在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
最大距离为△x=x+x1-x2=56m+v2-v12-2a1-v2-v222a2=80m.
(2)甲车停下还需时间为t2=0-v-a1=4s,运动位移为x3=0-v2-2a1=16m.
在此时间内乙车位移为x4=vt2+12a2t22=40m.
显然此时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此后甲车停止运动,设乙车追上甲车需时间为t1,则有x+0-v12-2a1=v2t1+12a2t12
联立解得t1=12s.
答:(1)乙车追上甲车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为80m.
(2)乙车追上甲车所需时间为12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 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
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
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均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求:

(1)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
(2)A球从抛出到落地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3)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3s? (2)30m? (3)20m
本题解析:(1)由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有:
,得:
?
(2)A球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即:
(3)B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所以
,
因此两球的水平位移差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