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安培
D.麦克斯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解答: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不是法拉第、安培和麦克斯韦.
故选B
点评:对于物理学家的成就要记牢,不能张冠李戴,这也是考试考查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5min,司机必须提速,使平均速度为72km/h时,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
A.28km
B.30km
C.32km
D.45km
参考答案:设火车正常行驶所需的时间为t,有v1t=v2(t-t0),代入数据得,t=0.5h.所以甲乙两站的距离x=v1t=60×0.5km=30k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悬空固定一个长l1=0.30m无底圆筒CD.现将一根长l2=0.24m的直杆AB在A端距圆筒CD底部H=5.46m处,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12m/s竖直上抛.如图所示,由于存在空气阻力,杆上升时加速度大小为a1=12.0m/s2,下降时加速度大小为a2=6.75m/s2.求
(1)AB杆上升通过圆筒的时间t1为多少?
(2)AB杆通过CD圆筒的总时间t为多少?

参考答案:(1)上升过程中
A到达D点所经历的时间为tA,则有:H=V0tA-12a1tA2
B到达C点所经历的时间为tB,则有:L1+L2+H=V0tB-12a1tB2
联立方程解之得:tA=0.7stB=1s
所以AB杆上升通过圆筒的时间t1为:t1=tB-tA=0.3s
(2)杆AB向上穿过CD圆筒时瞬时速度,
VB=V0-atB=0 刚好为零,由此判断杆AB刚好穿过圆筒.
设下降时杆AB穿过圆筒时间为t2
由此可知:L1+L2=12a2t22
解得:t2=0.4s
所以总时间t=t1+t2=0.7s
答:AB杆上升通过圆筒的时间t1为0.3s;AB杆通过CD圆筒的总时间t为0.7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s的
图象,求:

(1)0.5s时的速度; (2)前2s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度;(4)画出其
图象。
参考答案:(1) 10m/s (2)5m/s (3)-1m/s (4)如下图所示.
本题解析:(1) 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物体在0-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0.5s时的速度为:v1=x1/t1=(15-5)/1m/s=10m/s(3分)
(2)前2s的平均速度:v2=x1/t2=(15-5)/2m/s=5m/s(3分)
(3)全程位移为:v3=x3/t3=(0-5)/5m/s=-1m/s(3分)
(4)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一秒内做匀速运动,速度为 v1=10m/s;2-4s内静止,v2=0m/s;最后一秒做反向匀速运动,速度为v3= -15m/s.画出其v-t图象如图所示.如下图(3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由位移公式得:s1=vAT+12aT2
s2=[vA2T+12a(2T)2]-(vAT+12aT2)
将S1=24?m,S2=64?m,T=4?s
代入两式求得vA=1m/s
a=2.5m/s2
答:质点的初速度1m/s和加速度大小2.5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