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必须相等
B.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两次橡皮条的拉伸程度相同就说明两次拉力效果相同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两细绳必须等长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F′表示一个弹簧拉橡皮条时的力,则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1)A、实验中弹簧弹力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大小适当即可,对其大小并没有具体要求,两弹簧示数也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使橡皮筋的形变量和形变方向都相同才能说明效果相同,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到同一位置O,故B错误;
C、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而且不能直接接触,故C正确;
D、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细绳的长度是否相等与本实验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实验测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方向,作图法得到的合力理论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差别,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的耗散是指能量被消灭了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之间
C.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低速领域不适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能量耗散仅是指内能等被周围环境吸收后无法再次收集利用,并不是能量被消灭,总能量是守恒的,故A错;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之一,既适用于天体,又适用于地面物体间,故B错误;由狭义相对论知物体质量随速度增大二增大,故C正确;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托勒密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心说”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A对;海王星是亚当斯和勒维烈发现的,冥王星是汤苞发现的,B错;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CD错,所以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部分.

(2)(单选题)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QUOTE?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cd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B)导轨处于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质量太小
(D)所用小车的总质量太小.
参考答案:(1)在该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钩码的重力?不变,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
(2)本实验是在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时,用钩码的重力代替绳子的拉力F,随着小车M减小,因此小车质量不再满足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加速度不可能一直均匀增大,加速度的增大幅度将逐渐减小.
故选D.
故答案为:(1)钩码的重力,发射器?(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图(a)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重力加速度取g.
(1)为了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应适当抬高木板的______端(填“左”或“右”).
(2)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实验要求m______?M(填“远大于”或“远于”).该实验的原理是,在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后,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是______,其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小车受到合外力的真实值为______.
(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一位同学按要求打出一条纸带如图12(b)所示,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l、2间的距离S12=______cm,计数点4的速度v4=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4)保持细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对应的质量M,处理数据的恰当方法是作______(填“a-M”或“a-
”)图象.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细砂的质量,甲、乙、丙三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小车的加速度a随合外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c)、(d),(e)所示.
图(c)中的图线上部出现了弯曲,偏离了原来的直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图(d)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图(e)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将不带滑轮的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选C.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mg-F拉=ma
对M:F拉=Ma
解得:F拉=mMgm+M=mg1+mM
当m<<M时,即当细砂和小桶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力.
该实验的原理是,在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后,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是mg,其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小车受到合外力的真实值为mMgm+M.
(3)s12=2.60-1.00cm=1.60cm.
计数点4的速度等于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4=x35t35m/s=0.31m/s.
根据△x=aT2得,a=△xT2=0.60m/s2.
(4)保持细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对应的质量M,处理数据的恰当方法是作a-1M
(5)从图象上可以看出:F从0开始增加,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慢慢的砂和砂桶的重力在增加,那么在后面砂和砂桶的质量就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呢,那么绳子的拉力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就相大呢.
所以偏离了原来的直线,其主要原因是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图(d)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木板的倾角过小.
图(e)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木板的倾角过大
故答案为:(1)右
(2)远小于,mg,偏小,mMgm+M,
(3)1.60,0.31,0.60
(4)a-1M
(5)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木板的倾角过小.
木板的倾角过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