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理学的史实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
D.库仑通过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正确;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靠电场来实现的,C正确;卡文迪许通过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1N,其中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N和8N,则第三个力大小可能为
A.1N
B.3N
C.5N
D.11N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N和8N这二力的合力范围3N≤F≤13N;
若第三个力是1N那么三个力的合力范围2N≤F≤14N,不符合题意,故A错;
若第三个力是3N那么三个力的合力范围0N≤F≤16N,符合题意,故B对;
若第三个力是5N那么三个力的合力范围0N≤F≤18N,符合题意,故C对;
若第三个力是11N那么三个力的合力范围0N≤F≤24N,符合题意,故D对;所以答案选BCD.
解决三力合力问题只要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范围,看是否包含第三个力,若包含说明三者合力能为零,若不包含,让第三个力和其中的力求差取最小即为三力的最小值;最大值总是三者相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上OP段光滑,PQ段粗糙,
为滑块A与PQ段的摩擦因数且
,滑块A与水平顶面上的物块B保持相对静止从斜面上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Q的过程,B与A之间始终无相对滑动。则关于物块B在OP段和PQ段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OP段物块B仅受重力
B.在OP段物块B仅受重力和支持力
C.在PQ段A对B的支持力大于B的重力
D.在PQ段物块B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OP段光滑,A、B一起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平行于斜面向下,B由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则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A、B错误。PQ段粗糙,且
,在PQ段,物体受到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物体的加速度平行于斜面向上,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物体处于超重状态,A对B的支持力大于B的重力,故C正确。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矢量合成的法则可知,A中的合力的大小为
,B中的合力的大小为
,C中的合力的大小为0,D中的合力的大小为
,因为
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以F1最大,所以合力最大的是D图
故选D
点评:学会区分三角形中的三条边哪条是代表的分力、哪条是代表的合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参考答案:A、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重力、静电力和磁场力.故A错误.
?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两者大小与方向有差别,不能说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B错误.
?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C错误.
? D、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