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肯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
B.牛顿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 :本题应根据伽利略、牛顿、开普勒、卡文迪许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解答.
解答:
A、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故A错误.
B、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运动定律,不是牛顿,故B错误.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量出了引力常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要记住一些力学的物理学史,属于常识性问题,加强记忆是基本的学习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从某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
A.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B.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C.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设迟释放的小球的运动时间为t,则第一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根据公式
可得
,
,所以两者的距离为
,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B正确,
根据公式
可得
,
,所以两者的速度之差为
,即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正确,D错误,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都适合自由落体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分子太小,不能直接观察,我们可以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在下面所给出的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认识分子运动的方法最相似的是
A.利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把两个力等效为一个力
C.通过灯泡发光来确定电路中存在电流
D.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墨水的扩散来观察分子运动用到了把抽象问题直观化的方法,C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
C.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应根据奥斯特、法拉第、爱因斯坦、普朗克、汤姆生、牛顿等人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选择.
解答:A、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B错误.
C、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枣糕式结构学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对于物理学上重要实验、发现和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从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平抛一重为10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s后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300W
B.400W
C.500W
D.700W
参考答案: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在物体落地的瞬间速度的大小为Vy=gt=10×3=30m/s,
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FV=mgVy=10×30W=300W.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