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两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的大小成正比
D.两物体间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即弹力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选项B对。但是有弹力并不一定有摩擦力,选项A错。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弹力成正比,但是静摩擦力
,大小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选项C错。没有弹力即没有摩擦力选项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m的物体,用k=100N/m的轻弹簧平行斜面吊着。发现物体放在PQ间任何位置恰好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AP=22cm,AQ=8cm,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解:作出物体在P、Q两位置时的受力图,如图
设弹簧原长为L0,则物体在Q和P两处的压缩量和伸长量分别为
x1=L0-AQ,x2=AP-L0
根据胡克定律和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力平衡条件可知:
kx1=k(L0-AQ)=fm-mgsinα
kx2=k(AP-L0)=fm+mgsinα
联立两式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静止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1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20m,则弹簧的原长L0=______m,劲度系数k=______N/m.
参考答案:静止悬挂15N重物时:F1=k(L1-L0)
即:15=k(0.16-L0)? ①
悬挂21N重物时:
F2=k(L2-L0)
即:21=k(0.18-L0)? ②
联立①②两方程组,得:L0=0.06m,k=150N/m.
故答案为:0.06,15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0分)(1)“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①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N。
②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③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填“F”或“F′”)。



(2)在研究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作为原长。然后竖直悬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记录外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F-x图线如上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参考答案:(1)① 3.8N?② 图示?③ F’
(2)① 200N/m?②弹簧原长测量错误,应为竖直悬挂时的自然长度。
本题解析: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图示来表示分力与合力。图乙中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在做实验过程中实际施加的作用力。F-x图象的斜率对应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图象不过原点是弹簧原长测量错误,当竖直悬挂时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弹簧有一定的伸长量,应为竖直悬挂时的自然长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书放到桌子上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桌子形变产生的,故选项A错误;用细木棍波动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因为细木棍的形变产生的,故选项B正确;绳子产生的弹力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故选项C正确;根据弹力的概念可知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故选项D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