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F/N 0.49 0.98 1.47 1.96 2.45 t/(ms) 40.4 28.6 23.3 20.2 18.1 t2/(ms)2 1632.2 818.0 542.9 408.0 327.6 /[×10-4(ms)-2] 6.1 12.2 18.4 24.5 30.6
|
①为便于分析F与t的关系,应作出______的关系图象,并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
②由图线直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③设AB间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请你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______.
④综合②、③可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为:______.

参考答案:①由图表看不出F和t之间的关系,而F和t2可能成反比关系,而是否是反比关系是很难根据图象判定的,所以应作出F和1t2的关系图象.
以F为纵轴,以1t2为横轴,先描点,再用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F-1t2的关系图象如上图所示.
②根据所作F-1t2的关系图象可知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F与1t2成正比.
③由题意知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物体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dt,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有v2=2as,
所以a=v22s=(dt)22s=d22st2.
④由于AB之间的距离为定值,由③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的平方成反比,即a与1t2成正比;
又由②分析可知F与1t2成正比.故物体的加速度a与合外力F成正比.
故本题答案为:①F-1t2,图象如题干所示.
②F与1t2成正比.
③a=v22s=(dt)22s=d22st2
④a与F成正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他是科学的巨擘、民族的英雄。他是世界著名火箭专家和物理学家,是我国科学技术多个门类的领军人物,取得的成就涵盖工程控制论、卫星、核导弹、系统科学与工程等多方面。所有的荣誉和称号与他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相比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不幸的是,巨人在09年10月31日驾鹤仙去。大师虽去,精魂长存!让我们以无比哀痛和崇敬的心情永远记住这位巨人的名字(? )
A.钱学森
B.高锟
C.钱永建
D.吴健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著名科学家的主要科学贡献了解。其中,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 钱永建是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生物化学家。吴健雄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美国科学院院士。本题论述的巨人是钱学森。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力学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基本单位是
①长度——米?②质量——千克?③力——牛顿?④时间——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力学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B对;牛顿是导出单位,ACD错。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学生要记住力学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基本单位。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欧阳瑞雪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的实验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和______;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______和______.
(2)他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______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______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
参考答案:(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修先测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骤C中遗漏了方向;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实验中合力与分力一定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故步骤E中遗漏了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故答案为:C、E、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2)合成的理论是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的理论值为F′;合力的实际值应通过实验直接测量,不需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论,故实际值为F;
故答案为:F′,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
B.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D.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