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高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滑行后从斜坡上O点水平飞出,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50kg,他落到了斜坡上的A点,A点与O点的距离s=12m,如图所示。忽略斜坡的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g=10m/s2,sin37°=0.60;cos37°=0.80),求: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了多长时间?
(2)求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落到斜坡上顺势屈腿以缓冲,使他垂直于斜坡的速度在t=0.50s的时间内减小为零,设缓冲阶段斜坡对运动员的弹力可以看作恒力,求此弹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1) 1.2s(2) 8.0m/s(3) 880N
本题解析:(1)设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
ssin37°=
gt2,
解得: t=
=1.2s。
(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
scos37°=v0t,
解得: v0=
=8.0m/s。
(3)运动员落在A点时沿竖直向下的速度vy的大小为
vy=gt=12m/s?
沿水平方向的速度vx的大小为? vx=8.0m/s。
因此,运动员垂直于斜面向下的速度vN为 vN=vycos37°-vxsin37°=4.8m/s。
设运动员在缓冲的过程中受到斜面的弹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mgcos37°)=mvN/t,
解得: N=mgcos37°+
=880N。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
C.要使物体由静止变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且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参考答案: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B错误
C、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产生加速度,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C正确.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定律
C.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E.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2年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
参考答案:ADE
本题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物理学史的部分内容,象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要求我们对物理学史有足够的知识.
解答: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故A正确;
B: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定律,不是牛顿,故B错误;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不是伽利略,故C错误;
D: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正确;
E: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2年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是新闻事实,故E正确.
故选:ADE
点评:该题考查物理学史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属于Ⅰ级知识点的要求,是简单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张辛欣)1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返回器经历了数天的太空之旅后平安回家,标志着探月工程全面转入无人自主采样返回新阶段。中国探月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分三个实施阶段:“绕”“落”“回”三步走。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设探月卫星可贴近月球表面运动且轨道是圆形的,已知地球半径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质量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约为84min,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探月卫星,其运动周期约是80min
B.设想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做自由落体实验,某物体从离月球表面20m处自由下落,约经4.5s时间落地
C.嫦娥三号卫星最小以7.9km/s的速度离开月球才能成为绕月卫星
D.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探月卫星,其向心加速度约是4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