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消耗3a?mol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变,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化,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消耗3a?molC,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容器的体积不变得,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逆(NH3)=3v正(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正确,D不正确;B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能说明;增大容器的容积,压强降低,正逆反应速率均是降低的,C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X同时生成2n?mol?Z
B.单位时间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molY
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X、Y、Z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参考答案:A.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只要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X就同时生成2n?mol?Z,所以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只要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molY,所以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能确定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当X、Y、Z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和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铜的金属性弱于铁,与铁构成原电池时,铁是负极失去电子,加快铁腐蚀,A不正确;B、根据△G=△H-T·△S可知,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由于该反应的△S<0,则该反应的△H<0,B不正确;C、水解吸热,加热促进水解,溶液的碱性增强,因此,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C正确;D、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常数减小,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在一个容积为500 m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H2和2 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经过5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测得CH3OH蒸气的浓度为2 mol /L,求:
(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2)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1)? V(H2) = 0.8moL·L-1·min-1 ?(2)? 50%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