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mol/L)是
A.CaCl2和Na2CO3
B.稀H2SO4和NaHCO3
C.Ba(OH)2和NaHCO3
D.NaAlO2和盐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可通过溶液的相互滴加,顺序不同,能产生不同的现象.
解答:A.CaCl2和Na2CO3,无论滴加顺序如何,都只生成CaCO3沉淀,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稀H2SO4和NaHCO3,无论滴加顺序如何,都只生成气体CO2,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B错误;
C.Ba(OH)2和NaHCO3,无论滴加顺序如何,都只BaCO3沉淀,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C错误;
D.NaAlO2加入到盐酸,先无沉淀生成,后生成沉淀,但把盐酸滴加到NaAlO2先有沉淀生成,然后溶解,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题目难度中等,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操作后,溶液pH减小的是
A.适当升高Na2CO3溶液的温度
B.往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
C.往氨水中加入CaCO3固体
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配制24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250mL的容量瓶?
②金属钠不能保存在液态石蜡中?
③测定某溶液的pH,步骤是将干燥的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④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使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
⑤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硫酸清洗?
⑥称量时,将硫酸铜晶体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进行称量?
⑦将烧杯、试管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A.①②③⑥
B.①④
C.②③④⑥
D.③⑤⑥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①选取的容量瓶规格应该等于或稍微大于配制溶液的体积;
②钠和石蜡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石蜡;
③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到待测液中;
④铜丝的导热性能好,易传热;
⑤氢氧化钠和硫酸都具有腐蚀性;
⑥不能用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⑦烧杯不能直接原来加热.
解答:①选取的容量瓶规格应该等于或稍微大于配制溶液的体积,实验室有250mL容量瓶,没有240mL容量瓶,所以应该选取250mL容量瓶,故正确;
②钠的密度大于石蜡,且钠和石蜡不反应,所以可以将钠密封在液态石蜡中,故错误;
③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某一溶液一会儿后取出,会玷污溶液,正确使用方法是用玻璃棒点蘸取溶液点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错误;
④铜丝的导热性好,会使测出的温度偏低,所得中和热的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故正确;
⑤浓氢氧化钠溅到皮肤上,若用稀硫酸清洗,酸碱中和放热,会加重对皮肤的损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错误;
⑥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进行称量,且药品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上,故错误;
⑦烧杯用垫上石棉网加热,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明确基本实验操作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容量瓶规格的选取方法、pH试纸的正确测定,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假定把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把24g12C含有的原子个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物质的量的概念不变。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此时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B.标况下44g CO2的体积为22.4L
C.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D.44g CO2和28g CO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E.标况下,1mol O2为44.8L
F.40g 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参考答案:F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物质的量、相对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质量、体积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时可将一系列物理量分为两大类,即客观的,如质量、体积、微粒数、密度等,它们不随人为规定而改变;另一类为主观的,如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原子量、分子量等均为人为规定,它们随人为规定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原子量的标准改变会使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数值改变,而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的改变会引起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发生改变。
----本题中原子量的标准的改变实际上是将原子量的标准由12C原子质量的1/12变为12C原子质量的1/24。所以将12C的原子量定为24时,物质的式量加倍。而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由12g12C所含碳原子数变为24g12C所含原子个数。所以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都应加倍,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均随之发生变化。
----具体分析如下:
A、正确,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没变,但标准却由12C质量的1/12变为1/24,所以16O的原子量由16变为32
B、正确,44gCO2客观存在,其标况下的体积22.4L也客观存在
C、正确,此时NA虽然由原来的约6.02×1023变为约12.04×1023,但对氧分子和氢分子而言,这种变化是一致的
D、正确,理由同C
E、正确,虽然氧气的体积是客观存在的,32g的体积就是22.4L,64g的体积就是44.8L,但此时32g和64g谁是1mol呢?务必注意到“标准”的改变,显然此时的64g氧气才是1mol,体积44.8L
F、不正确,由于“标准”的改变,此时的40gNaOH已经不是1mol了, 而是0.5mo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B.该反应的ΔH2=+483.6 kJ/mol
C.|ΔH2|<|ΔH1|
D.|ΔH2|>|ΔH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物质的量,A错;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则2H2O(g)===2H2(g)+O2(g) ΔH2=+483.6 kJ/mol, 2H2O(l)的能量低于2H2O(g)的能量所以2H2O(l)===2H2(g)+O2(g) ΔH2大于+483.6 kJ/mol,B错;则|ΔH2|>|ΔH1|,D对,C错。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