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①试管加热时要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要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
③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是为防止爆炸要验纯;
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
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一定注意使用;万一滴到皮肤上,一定谨慎处理;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降低碱的腐蚀性.
解答:①试管加热时为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故①正确;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②正确;
③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③正确;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为防止爆炸要验纯后点燃,故④正确;
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⑤正确;
⑥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故⑥正确;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降低碱的腐蚀性,后用水洗,故⑦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化学实验操作的要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水泥厂、冶金厂、硫酸厂常用高压电对气体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A.胶体凝聚
B.过滤气体
C.胶体电泳
D.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气体中常带有大量的悬浮固体小颗粒,其直径一般在10-9m~10-7m内,所以形成了较稳定的气溶胶,难以沉降。根据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通电时胶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某一电极附近运动,使尘粒的浓度不断增大,逐渐结合成较大颗粒沉降于电极附近,这样气体得以净化。此种方法常叫做“静电除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0.3?mol?Cu2S和足量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参加反应的HNO3中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A.2.2 mol
B.1.2 mol
C.1.0 mol
D.0.6 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Cu元素守恒和化学式Cu(NO3)2,知未被还原的硝酸:
n(HNO3)=2n〔Cu(NO3)2〕=2n(Cu2+)=2×0.3 mol×2=1.2 mol。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饱和一元醇37克跟足金属钠充分反应,收集到5.6升标准状况下的氢气,此醇是
A.C4H9OH
B.C3H7OH
C.C2H5OH
D.CH3O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 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A.a=3
B.电解后溶液的c(H+)=1mol·L-1
C.电解该溶液相当于只电解CuCl2溶液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可知,阳极首先是Cl-放电,然后是OH-放电。阴极首先是Cu2+放电,然后是H+放电。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当电路中有3 mol e-通过时,阳极析出铜1mol和0.5mol氢气。阴极析出0.5mol氯气和0.5mol氧气。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a等于4,最后溶液中含有1mol硝酸铝和1mol硝酸,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