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干燥
B.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单质溴: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C.除去96%的乙醇中的少量水制无水乙醇:加入生石灰,振荡、静置、蒸馏
D.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所以不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而应该用溴水。苯不溶于水,单质溴能溶于氢氧化钠,B正确。生石灰能吸水,蒸馏即得到无水乙醇,C正确。钠也和乙醇反应,所以应该用生石灰,蒸馏。因此选项AD是错误的,答案选A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图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其中所注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①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且只能在常温下使用,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故①错误;
②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②错误;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体积增大,故③正确;
④CaO具有吸水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促使氨气挥发,此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④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溶液中含有Cl-、CO32-、SO42-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加入试剂及其顺序(从左至右)正确的是(?)
A.氯化钡溶液、硝酸、硝酸银溶液
B.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
C.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D.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溶液中含有Cl-、CO32-、SO42-三种阴离子,若只取一次溶液,就能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硝酸可以检验出CO32-,硝酸钡溶液可以检验出SO42-,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出Cl-,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检验,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常考考点,本题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本题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行,如用Ba(NO3)2会引入新的杂质NO3-,很难除去;
(2)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如无沉淀,则SO42-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2+
(4)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C.用焰色反应检验Na+时,用玻璃棒蘸取试样置于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D.蒸发结晶时,当加热到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参考答案:A.为防止液体重新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为充分冷凝,使水充满冷凝管,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故B正确;
C.玻璃中含有Na元素,影响实验结果,应用铂丝或铁丝,故C错误;
D.蒸发不能直接蒸干,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分解,应当加热到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