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在Na2CO3中含有Na+、CO32-、HCO3-、H+、OH-,在NaHCO3中含有Na+、CO32-、HCO3-、H+、OH-,离子种类相同,正确;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两溶液即n(Na2CO3)= n(NaHCO3 ),Na2CO3 =2Na++ CO32-, NaHCO3 = HCO3- +Na+,二者的水溶液水解都显碱性,阳离子总数Na2CO3 > NaHCO3,错误;C.在任何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正确;D.根据物料电荷守恒可得对于Na2CO3来说c(Na+)=2c(CO32-)(始)=2c(HCO3-)+2c(H2CO3 )+2c(CO32-)。对于NaHCO3来说c(Na+)=c(HCO3-) (始)= c(HCO3-)+c(H2CO3 )+c(CO32-)。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二者的浓度比为2:1时Na+的浓度相等。将上述两式相加有:2c(Na+)=3[c(HCO3-)+c(CO32-)+c(H2CO3 )]。若物质的量之比不是2:1,则不能相加,即上述式子不成立,错误;选AC。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工业上制备 BaC12 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参考答案:(1)+172.5 (2)引流 (3)S2-+H2O 本题解析:利用盖斯定律将方程式(①-②)/2得C(s) + CO2(g)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盐类水解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盐类的水解是因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而使溶液呈现酸、碱或中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由于弱酸的酸性:CH3COOH>H2CO3> NaHCO3HCN,酸越弱,等浓度时其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的碱性就越强,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 pH(Na2CO3)>(NaCN)> pH(CH3COONa),错误;B.a mol·L-1 HCN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可能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NaOH过量。则b不一定大于a,错误。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先是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减小,所以导电性、pH均先减小后增大,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大,错误;D.等物质的量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存在: c(Na+)+c(H+)=c(OH-)+c(HCO3-)+2c(CO32-),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的导电性、酸碱性、物质的量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Na2S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c(S2-)>c(OH-)>c(HS-)>c(H+)
B.c(Na+)+c(H+)=c(S2-)+c(HS-)+c(OH-)
C.c(Na+)=c(HS-)+2c(H2S)+2c(S2-)
D.c(OH-)=c(H+)+c(HS-)+2c(H2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两个守恒:①物料守恒,②电荷守恒.通俗地说:①任何一种元素的粒子数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②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各种带电的粒子,但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溶液不带电.结合本题有如下两个等式(在同一体积中,用浓度表示即可):
物料守恒:c(Na+)=2c(HS-)+2c(H2S)+2c(S2-)①
电荷守恒:c(Na+)+c(H+)=2c(S2-)+c(HS-)+c(OH-)②
在物料守恒中,应该找出该元素可能转化生成的各种粒子.如本题的硫元素,它来源于Na2S中的S2-,少量的S2-要水解转化成HS-,微量的HS-进一步水解转化成H2S.所以含硫元素的各种粒子总数与钠离子的粒子数之比应符合原化学式中粒子的比值.
在电荷守恒中,如何计算带多个单位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往往容易出现误解.
浓度只表示该粒子在单位体积里其物质的量(粒子)的多少,并不表示它带电荷量的多少.用其所带电荷数乘以其浓度,等于其所带电荷量.
D为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物质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