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油脂、蛋白质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参考答案:A.淀粉遇碘水显蓝色,纤维素遇碘水不显蓝色,故A错误;
B.蛋白质、葡萄糖不属电解质,乙酸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油脂、蛋白质都含有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含有C、H、O、N四种元素,故C正确;
D.乙酸乙酯水解生乙酸和乙醇.食用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只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Fe3+、Fe2+、SO42-、
Cl-、Ba2+、I-。现取部分溶液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①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②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过滤后将滤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大量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少量
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Na+
B.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Fe3+、SO42-、I-
C.原溶液一定显中性
D.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2+、Ba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A 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制备Fe(OH)3胶体 B 向Na2CO3酚酞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红色褪去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D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有乙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应停止加热,否则生成的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聚沉,故A错误;
B.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

HCO3-+OH-,溶液呈碱性,加入BaCl2发生:CO32-+Ba2+=BaCO3↓,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故B正确;
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否则不能观察到红色沉淀,故C错误;
D.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但乙醇易挥发,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醇可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确定是否生成乙烯,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参考答案:A、氨水分别和Al3+、Mg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Al(OH)3和Mg(OH)2,不能鉴别二者,鉴别Al3+和Mg2+需用过量强碱,生成的NaAlO2和Mg(OH)2沉淀,故A错;
B、用Ba(NO3)2溶液不能鉴别SO42-和CO32-,因生成物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故B错;
C、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故C正确;
D、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无法鉴别,故D错.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A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溶液褪色 产物不都是烷烃 B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产生红色沉淀(Cu2O)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