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2ω1=ω2
B.2ω2=ω1
C.ω2>2ω1
D.ω1<ω2<2ω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根据
,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大量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其他条件不变,再加入16克无水硫酸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仍然饱和,但浓度变大
B.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5克
C.析出晶体的质量等于25克
D.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16克、小于25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硫酸铜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再加入16克无水硫酸铜,不能再溶解,必然析出晶体。由于析出的晶体是CuSO4·5H2O,从而导致原溶液中溶剂减少,因此实际析出的晶体质量大于25g,答案选B。
考点:考查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硫酸铜再溶液中中析出时,会带结晶水,然后结合题意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有关判断
点评:溶液和胶体都属于分散系,二者的实质区别是分散质离子直径大小不同。二者的鉴别常用丁达尔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Na2SO4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A点表示Na2SO4溶液尚未达到饱和,但降温和加入Na2SO4·H2O晶体都可使其饱和
B.B、C点表示t1℃时,Na2SO4溶液在B点的溶解度大于在C点的溶解度
C.在C点时Na2SO4溶液降温或升温,都会使其溶液变浑浊。
D.制取芒硝的最佳方法是在100℃时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至0℃析出晶体。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由Na2SO4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B、C三点中A、C为不饱和状态,B为过饱和状态。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是25g,若温度不变,将32g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m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并有胆矾晶体析出时,则m的取值范围是
A.18g≤m≤128g
B.36g<m<180g
C.18g<m<128g
D.36g≤m≤128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假设32g无水硫酸铜粉末与mg水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有:
,m=128g;再假设32g无水硫酸铜粉末与mg水刚好形成胆矾晶体,则有:
,m=18g;鉴于饱和溶液和胆矾晶体并存,故有18g<m<128g。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