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的单质可跟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原子半径A>B>C
C.D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D.A的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B的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应该是第三周期的元素。由于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所以A是P元素,则B是S,D是O,C是Cl。A正确,氯气能和H2S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单质S;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C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不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是逐渐减弱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0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 ??,B?,C?,D?,E?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3)写出A、B两元素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
?。
参考答案:(1)A? Na,? B Al,? C? Si,? D P ,? E Cl
(2)?。
(3)? Al(OH)3+NaOH=NaAlO2+2H2O。
(4)? H3PO4>H2SiO3。
本题解析:
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可以知道它们之中有一个具有两性,即Al?
根据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A 就是Na?
E就是Cl
B就为Al
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即Si
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即P
(1) 见上
(2) 

(3) Al(OH)3+NaOH=NaAlO2+2H2O
(4)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酸性增强
? H3PO4>H2SiO3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A、B分别为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的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①若A为IIA族,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 ②若A为ⅣA族,其质子数为m,则B的质量数为n,在下列各组值中,y和n的值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分别为同一主族第三周期、第四周期的不同元素的原子,若处于过渡元素之前,原子序数相差为上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若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原子序数相差为下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并结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计算判断。
若A为ⅡA族,A质量数为x,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的质子数为
,处于过渡元素之前,则B的质子数为Z=
+8;若A为ⅣA族,A质子数为y,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则B的质子数为Z=
+18,B的质量数N=2Z=2y+36,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熟悉了解程度。明确处于过渡元素前后相邻的同主族原子序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以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三种分散系的性质。根据性质可知,该分散系是胶体,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比较关系与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A.酸性 H4SiO4<H3PO4<H2SO4<HClO4
B.碱性 Ca(OH)2>Mg(OH)2>Al(OH)3
C.稳定性SiH4>NH3>H2O>HF
D.半径 O2->F->Mg2+>Al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A正确,C不正确,同样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B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D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