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四氯化碳(沸点76.80C)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
(2)操作②中用到氯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4)操作③中,将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与CCl4在分液漏斗中混合、振荡摇匀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漏斗的下端尖嘴处紧贴在承接的烧杯内壁上静置后,下面的操作步骤是?;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该实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锥形瓶外,还需要?,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所处位置为?,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
参考答案:(共14分)(1)溶解、过滤;(2分) (2)MnO2+4H++2Cl-
Mn2++Cl2↑+2H2O(2分)
(3)溶液分层,上层为水层接近无色(1分),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1分)
(4)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1分),再转动打开活 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1分),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分)
(5) 蒸馏烧瓶(答烧瓶或圆底烧瓶不得分)、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2分,答对1种不得分,答对2种得1分);?蒸馏烧瓶支管口处(1分)?四氯化碳(2分)
本题解析:(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海带灰难溶于水,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用过滤分离它们,即操作①的名称溶解和过滤。
(2)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氯气,因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
(3)单质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但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实验现象是溶液分层,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下层呈紫红色,上层是水层,接近无色。
(4)根据萃取的实验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目的是为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液体顺利流出,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因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易产生杂质,所以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所以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蒸馏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接收器)。所以还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有机溶剂,易挥发。而碘为非金属单质,所以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四氯化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
①饱和Na2CO3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浓H2SO4溶液;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③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硫与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除去,再用浓硫酸干燥,最后用铜除去氧气。而①和⑤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已知,向Zn2+离子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Zn(OH)?2白色沉淀;但是氨水过量时,沉淀又溶解,生成了Zn(NH3)42+。此外,Zn(OH)2既可溶于盐酸,也可溶于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ZnO22-,所以Zn(OH)2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现有3组离子,每组有2种金属离子。请各选用1种试剂,将它们两者分开。可供选用的试剂有:A 硫酸 B 盐酸 C 硝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E 氨水(填写时用字母代号)
请填写下表:
?离子组
| 选用的试剂(填代号)
| 沉淀物的化学式
| ?
|
Zn2+和Al3+
| ?
| ?
| ?
|
Zn2+和Ba2+
| ?
| ?
| ?
|
Fe3+和Al3+
| ?
| ?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AlCl3溶液和过量氨水制备Al(OH)3 B.用NH4Cl和Ca(0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 C.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溴 D.用足量铜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硫酸亚铁溶液中若含有少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这两种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可向溶液中加人的物质是( ) A.锌粉 B.镁粉 C.铁粉 D.铝粉
参考答案:在溶液中加入铁粉,分别发生:Fe+CuSO4=FeSO4+Cu、Fe+Fe2(SO4)3=3FeSO4,可除去杂质,而加入锌粉、镁粉以及铝粉引入新杂质.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