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C、E的名称______、______
②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一个字母符号)
粗盐和泥沙:______花生油和水:______
③若向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足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
(2)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①气体发生装置A可用来制取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时,应先______后______(a.熄灭酒精灯,b.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序号,下同).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上图中的F装置除去HCl气体(F洗气瓶可吸收HCl气体,不吸收CO2气体,顺利使CO2气体进入下一个装置).实验中含有杂质的气体应该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洗气瓶,洗气瓶中应装______(填序号a、b、c或d)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浓硫酸.
参考答案:(1)①由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C是分液漏斗,E是冷凝器,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冷凝管;
②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粗盐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过滤时用漏斗;根据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花生油和水不相溶,分液时用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B;C;
③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但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碘溶解于四氯化碳中呈紫红色,所以下层呈紫红色,上层是水层,呈无色,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内液体分两层,上层液体无色,下层液体紫红色;
(2)①为了防止发生倒吸,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b;a;
②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不需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NaHCO3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除去氯化氢的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量,洗气时应长进短出,
故答案为:B;a;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锥形瓶
参考答案:A.试管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A错误;
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给量筒的物质进行加热,故B正确;
C.可以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即可,故C错误;
D.给锥形瓶中物质加热,可以垫上石棉网,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和酸碱式滴定管均没有“0”刻度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NaOH溶液,测得的pH值比实际的大
C.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由于热量的散失,实际测得的值比理论值57.3?kJ/mol略小
D.能使甲基橙试液变黄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参考答案:A.量筒没有“0”刻度;酸碱式滴定管有“0”刻度,故A错误;
B.湿润的pH试纸浓度减低碱性变弱,pH值比实际的小,故B错误;
C.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由于热量的散失,实际测得的值比理论值略小,故C正确;
D.溶液酸碱性最本质的判断标准是看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只有当c(H+)>c(OH-)时,溶液才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pH<3.1时呈现红色,3.1<pH<4.4时呈现橙色,pH>4.4时呈现黄色.所以,使甲基橙呈现黄色的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g.

(2)指出下面实验中存在的二个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A.需配制250 mL 0.2 mol/LNaCl溶液,下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1)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错(或者说放反了); 27.4g?
(2)末用玻棒引流;容量瓶应用250mL(或者说容量瓶的规格不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容量瓶上标有:
①浓度?②温度?③压强?④容积?⑤刻度线(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因容量瓶上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故答案为: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