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乙醇与钠反应比钠与水反应要缓慢得多,反应时都是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光亮小球
C.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快速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D.乙烯来自石油,所以来自石油分馏的汽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植物油则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最终被氧化成CO2,故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溴水,A错误;钠的密度大于乙醇,沉在液体底部,B错误;蚕丝为蛋白质,人造丝为纤维素,灼烧时气味不同,C正确;乙烯是石油中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产物,而石油组成成分不具有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但植物油中含有与乙烯相似的
结构,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据报道,南极上空曾出现大面积的臭氧空洞。氟利昂—12对臭氧层有很强的破坏力,它的结构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是平面型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
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结构式可知,该化合物是甲烷的取代产物,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所以该化合物也是四面体,因此结构只有一种,没有同分异构体,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在常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4、O2和足量Na2O2,用电火花不断引燃,待反应完全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压强几乎为0。求:
(1)容器内CH4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_____。
(2)若容器中Na2O2的质量为23.4 g,则容器中O2的质量m的范围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1?(2)m≤1.6 g
本题解析:(1)容器内压强几乎为0,即无气体剩余,则所有元素以固体形式存在,根据质量守恒知,固体产物为Na2CO3和NaOH,故有关系式:6Na2O2+2CH4+O2====2Na2CO3+8NaOH。
(2)要保证气体全部被吸收,Na2O2必须过量
6Na2O2?—? O2
6? 1
0.3? n(O2)
n(O2)<0.05 mol
即m(O2)<32 g·mol-1×0.05 mol="1.6" g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醇类–OH
B.羧酸 –CHO
C.酯类–CHO
D.醚类 CH3-O-CH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应为-COOH,故错;C项:应为-COO-,故错;D项:应为-O-,故错。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记忆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学生平时要对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一定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质量共为49.6 g,将燃烧后的产物缓慢地通过足量的无水氯化钙,氯化钙的质量增加了25.2 g,通过计算完成下列问题:
(1)在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质量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2)在燃烧后的产物中,CO和CO2的质量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参考答案:(1)11.2 g? 38.4 g? (2)11.2 g? 13.2 g
本题解析:m(H2O)="25.2" g,则m(H)="25.2" g×
="2.8" g
m(C)="2.8" g×
="8.4" g
(1)m(CH4)="2.8" g+8.4 g="11.2" g
m(O2)="49.6" g-11.2 g="38.4" g
(2)设生成的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x+y=
x+2y=
x="0.4" mol,y="0.3" mol
m(CO)="11.2" g,m(CO2)="13.2" g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