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不能用于鉴别苯酚溶液、乙醛溶液、甲苯三种无色液体的是(?)
A.溴水
B.FeCl3溶液
C.NaOH溶液
D.Cu(OH)2悬浊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
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NaCl(精盐)溶液,
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图中的错误是?。
参考答案:(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2)Ca2++CO
?CaCO3↓
Ba2++CO
?BaCO3↓
(3)在此酸性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4)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150 mL容量瓶
本题解析:(1)鉴别SO
的特征试剂为含Ba2+的溶液,可取②步的上层清液再加BaCl2,看是否还产生沉淀来判断,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BaCl2已过量。
(2)第④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离子方程式应有Ca2++CO
?
CaCO3↓,Ba2++CO
? BaCO3↓。
(3)如果先加盐酸调pH值再过滤,可能使部分沉淀溶解,导致所得食盐不纯。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求所选容量瓶的容积应与待配制溶液的体积相等,即150 mL容量瓶;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而图中所示没有按要求做。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2-苯基-2-丁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溴苯为原料合成该中间体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装置】
?
装置Ⅰ?装置Ⅱ
【实验步骤】
步骤1:将镁条置于装置Ⅰ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00 mL乙醚(ρ=0.71g·cm-3),在冷却条件下缓缓滴入溴苯,微热并加入一小块碘引发反应①。
步骤2:滴加14.2 mL丁酮和30 mL乙醚混合物,发生反应②;滴加入20%的NH4Cl水溶液,发生反应③。
步骤3:分出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用无水CaCl2干燥。
步骤4:用装置Ⅱ先蒸出乙醚,再蒸馏出产品。
⑴步骤1中加入碘的作用是?。
⑵装置Ⅰ中滴加液体所用的仪器的名称是?,反应②需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其目的是?。
⑶步骤三中分离出油层的具体实验操作是?。
⑷装置Ⅱ采用的是减压蒸馏,实验时需将吸滤瓶需连接?;采用这种蒸馏方式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⑴做催化剂
⑵恒压漏斗 ?该反应放热,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⑶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⑷抽气泵 ?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本题解析:(1)加入一小块碘“引发”反应,碘为催化剂;(2)置于冰水中温度低,逐滴加入控制反应速率,故防止反应速率过快;(3)分液分离油层,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4)减压蒸馏能降低沸腾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物质分解等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B.减压过滤实验结束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
C.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的活化百分数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B、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防倒吸;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D、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
解答: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故A错误;
B、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故B正确;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饿实验操作原理,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旋塞把气体放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