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 · 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g)△H=-285.8 kJ· mol-1
C.吸热反应都需加热才能完成
D.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②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③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④H20比H2S
的沸点高是因为H20中含有的化学键比 H2S强;⑤Al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⑥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⑦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⑧
CaO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⑨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其中正确的组合(?)
A.①②⑤⑥⑦⑩
B.①③⑤⑦⑧
C.①④⑤⑦⑧⑨
D.①③⑤⑥⑦⑧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伴随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①正确,②不正确。③是中和热的概念,正确。水的沸点高于H2S的是因为水分子着存在氢键,化学键才是影响物质稳定性的因素,④不正确。金属与酸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⑤正确,⑥不正确,反应是吸热反应。分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⑦正确。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⑧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⑨不正确。所以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利用点、线来分析一个量发生变化随另外一个量如何变化,若变化趋势与图象中变化趋势一致,即为正确答案。A、0.1mol?L-1NaOH溶液的pH为13,用0.1mol?L-1盐酸滴定恰好中和时pH为7,由于浓度相同,则体积相同。但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故A错误;B、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衡后升高温度K逆减小,而K正增大,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正确;C、由于反应中生成的Mn2+对该反应能起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因此与图像不符,C不正确;D、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图象描述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D错误,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把8.50 g部分已被氧化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取出覆盖有铜的锌片,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8.45 g,求原锌片中有多少克锌片被氧化了。
参考答案:有4.21 g锌片被氧化了
本题解析:很多同学错就错在没有注意审题,要求的是有多少锌被氧化,即原先有多少锌发生了氧化变成了氧化锌。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设与CuSO4反应的Zn质量为x。
Zn+CuSO4====ZnSO4+Cu?Δm
65? 64? 1
x? 8.50 g-8.45 g="0.05" g
x="3.25" g
m(ZnO)="8.50" g-3.25 g="5.25" g
被氧化的Zn的质量:m(Zn)="5.25" g×
="5.25" g×
="4.21" g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反应的能量变化分别用如下形式的示意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