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项事实能够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是①苯酚与溴水常温可以反应,而苯与溴水不能反应;②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而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④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浓硝酸(浓硫酸/△)作用得到硝基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苯与溴水不能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常温可以反应,就是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的。正确。②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就是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变得活泼。正确。③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就是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正确。④苯与浓硝酸(浓硫酸/△)作用得到硝基苯,而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就是甲基使苯环变得活泼,更容易沉降反应。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正丁烷的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可知,正丁烷的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1,1-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1,2-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1,4-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共计是6种,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检验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避免漏选或重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6位烃的分子式是?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C2H2
| C2H4
| C2H6
| C3H4
| C3H6
| C3H8
| C4H6
| C4H8
| C4H10
| ?
|
A.C6H12 B.C6H14?C.C7H12?D.C7H1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提供的物质种类的特点可以看出:每三种物质一组,按照炔、烯、烷的规律排布。排列在第16位烃的含有7个C原子,是属于炔烃。其分子式为C7H12。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烷烃分子可以看做由以下基团组合而成:
若某烷烃分子中同时存在这四种基团,则该烷烃最少含有的碳原子数应是
A.6
B.7
C.8
D.1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分子中-CH2-、
、
各有1个时,烷烃中碳元素数目最少,-CH2-不管多少个只能连接两个-CH3,1个
可连接1个甲基,1个
可以连接2个甲基,所以能够连接的甲基数目为2+1+2=5,所以分子中碳原子数最少为5+3=8,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强。该题的关键是清楚有机物主要靠C原子连接,每个碳原子都必须形成4个共价键,然后结合烷烃分子的结构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应该是醇,这说明该有机物相当于是羟基取得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后的衍生物。由于丁基有4种,所以该醇的结构就有4种,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