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32g?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mol?Al与足量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L?1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
B.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分子数;
C.1molAl与足量O2反应转移3mol电子;
D.1molCaCl2中含有2mol氯离子;
解答: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22.4L 水不是1mol含有的分子数不为NA,故A错误;
B.根据公式32gO2物质的量为n=
=
=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B正确;
C.铝原子最外层为3个电子,1molAl与足量O2反应转移3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C错误;
D.根据公式CaCl2物质的量为n=c×V=1mol?L-1×1L=1mol,1molCaCl2中含有2mol氯离子,所以1L?1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关键答题时正确计算微粒的物质的量,仔细分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酒精,可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B.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C.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锂应存放于煤油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洗涤、干燥。
②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下同)。
若未进行步骤?,将使测量结果偏低。
④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4)丙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测量CO2的体积或测量?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1)Cu2++2
=CuCO3↓+CO2↑+H2O
(2)
+H2O
H2CO3+OH-
(3)①过滤 ②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
③cab b ④ 
(4)样品质量和样品充分灼烧后的质量
本题解析:(1)甲同学的观点认为
H++
,
和Cu2+反应生成CuCO3沉淀,同时,H++
H2CO3
H2O+CO2↑。
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Cu2++2
=CuCO3↓+CO2↑+H2O。
(2)乙同学认为有Cu(OH)2是由于
+H2O
H2CO3+OH-,Cu2+与OH-结合生成Cu(OH)2。
(3)①分离沉淀采用过滤的方法,而净化沉淀须洗涤(洗去附着的离子)、干燥(除去水分)。
②装置D需准确称量,所以E中碱石灰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
③一开始应排除系统内的空气,所以应关闭K2、K4,打开K1、K3;然后滴入稀硫酸使样品反应,所以应关闭K1、K3,打开K2、K4;为了使生成的CO2气体充分被吸收,应通入过量空气,此时应关闭K2、K3,打开K1、K4。若未进行最后一步,生成的CO2不能被充分吸收,造成所测结果偏低。
④ 
(4)通过CO2可求CuCO3,进一步求其质量分数;样品为CuCO3、Cu(OH)2,灼烧后为CuO,可列方程组求CuCO3的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某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Fe3+
D.某溶液
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CO32?、SO32?等离子也能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B、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除了SO42?还有CO32 ?、SO32?等离子,错误;C、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只有Fe3+,正确;D、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除了CO32?还有HCO3?、SO32?、HSO3?等,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0.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杂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应该用渗析法,B不正确。C不正确,两种物质均不溶于水。D不正确,直接加热除不去杂质,应该用沉淀法。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