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盐类水解的原理》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6 02:02: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25 ℃时,将pH = 11的NaOH溶液与pH = 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c(Na+) = c(CH3COO-)+c(CH3COOH) B.c(H+) = c(CH3COO-)+c(OH-) 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将pH = 11的NaOH溶液与pH = 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因为碱中c(OH-)与酸中c(H+)相等,等体积混合后,因CH3COOH是弱酸,会大量的剩余,所以反应后溶液显酸性,c(H+)>c(OH-),C错。反应后的溶质为大量的CH3COOH,少量的CH3COONa。所以c(Na+) <c(CH3COO-)+c(CH3COOH),A错。根据电荷守恒得c(Na+) + c(H+) = c(CH3COO-)+c(OH-),B错。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一元酸溶液甲和一元碱溶液乙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下列叙述中可能的情况是 A.甲是弱酸,乙是强碱,混合后原酸碱恰好中和 B.甲是强酸,乙是强碱,混合前甲、乙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甲是强酸,乙是弱碱,混合前甲中C(H+)和乙中C(OH-)相等 D.甲是弱酸,乙是强碱,混合前甲中C(H+)和乙中C(OH-)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10分)工业制备氯化铜时,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左右,慢慢加入粗CuO粉末(含杂质Fe2O3、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得一强酸性的混合溶液,现欲从该混合溶液中制备纯净的CuCl2溶液[参考数据:pH≥9.6时,Fe2+完全水解成Fe(OH)2;pH≥6.4时,Cu2+完全水解成Cu(OH)2;pH≥3.7时,Fe3+完全水解成Fe(OH)3]。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步除Fe2+,能否直接调整pH=9.6将Fe2+沉淀除去?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用强氧化剂NaClO将Fe2+氧化为Fe3+: ①加入NaClO后,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②你认为用NaClO作氧化剂是否妥当?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下列几种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于除去该混合溶液中Fe2+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浓HNO3 B.KMnO4 C.Cl2 D.O2 (2)除去溶液中的Fe3+的方法是调整溶液的pH=3.7,现有下列试剂均可以使强酸性溶液的pH调整到3.7,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 B.氨水 C.Cu2(OH)2CO3 D.Na2CO3
参考答案:(1)不能 因Fe2+沉淀时的pH最大,Fe2+完全沉淀时的Cu2+、Fe3+早已沉淀 ①A ②不妥当 引入了新杂质Na+ ③CD (2)C
本题解析: (1)由题给信息可知,除去Fe2+时,应避免Cu2+生成沉淀,如直接调整溶液pH=9.6,则生成氢氧化亚铁的同时,氢氧化铜、氢氧化铁也同时生成; ①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则加入NaClO,溶液的pH一定增大,另外NaClO可以酸反应生成HClO而导致溶液pH增大; ②加入氧化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用NaClO,则可引入NaCl杂质; ③为避免引入杂质,浓HNO3和KMnO4不能选用,可以用Cl2或O2氧化除去Fe2+; (2)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应调节溶液的pH,所加物质能与酸反应,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则可用CuO 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考点:考查常见的氧化剂、溶液的除杂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氧化剂、溶液的除杂,难度不大。解题时应注意选择除杂试剂时,应保证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已知H2A是一种无机二元酸,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若H2A为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2) 若NaHA溶液显碱性,则H2A是 (填“强酸”、“弱酸”或“无法确定”),原因是 。 (3) 若溶液显酸性,在25℃下,若向0.1 mol·L-1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1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该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a.c(H+)·c(OH-)=1×10-14 b.c(Na+)+c(K+)=0.1 mol·L-1 c.c(Na+)>c(K+) d.c(Na+)=c(HA-)+c(A2-)
参考答案: (1)H2A H++HA-,HA- H++A2-(2分) (2)弱酸(1分)HA-水解生成H2A和OH-使溶液显碱性,故H2A必为弱酸;(2分) (3)a(2分) ;
本题解析:(1)多元弱酸部分电离,分步书写。(2)若NaHA溶液显碱性, 说明HA-水解生成H2A和OH-使溶液显碱性,故H2A必为弱酸;(3)在25℃下,任何溶液一定存在c(H+)·c(OH-)=1×10-14,故a正确;滴加到溶液刚好反应时,生成Na2A和K2A,溶液呈碱性,要成中性必须NaHA过量,故b错、C错;根据物料守恒:c(Na+)=c(HA-)+c(A2-)+ c(H2A),故d错。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Na2S溶液中,c(Na+)与c(S2-)的关系是 A.c(Na+)=c(S2-) B.c(Na+)∶c(S2-)=2∶1 C.c(Na+)∶:c(S2-)>2∶1 D.c(Na+)∶c(S2-)<2∶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