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根据同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预测出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请你根据实验室常用试剂和仪器帮助甲同学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______.
(2)乙同学欲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_____.?但也有同学根据硝酸具有挥发性,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请你帮助该同学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3)丙同学从资料中获悉:元素周期表中处于象硼与硅这样“对角线”位置的某些元素性质相似.预测金属铍应该具有与______相似的性质,能证明其预测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4)丁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验证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丁同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参考答案:(1)比较第三周期钠、镁、铝的金属性,可根据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具体操作为分别取钠、镁、铝小粒分别与冷水反应,钠剧烈反应,镁和铝无明显现象,然后另取镁、铝小粒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镁比铝反应剧烈,
故答案为:分别取钠、镁、铝小粒分别与冷水反应,钠剧烈反应,镁和铝无明显现象;另取镁、铝小粒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镁比铝反应剧烈;
(2)因为较强的酸,可以制备较弱的酸.而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可利用硝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CO2,将CO2通入到硅酸盐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即可以完成实验.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为了排出硝酸的干扰,需要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硝酸蒸汽,
故答案为:能;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越强;在两导管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碳酸钠的洗气瓶;
(3)“对角线”位置的某些元素性质相似,周期表中Be和Al处于对角线位置,铝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都生成氢气,所以可用铍单质分别与酸和强碱反应,看反应现象,
故答案为:铝;铍单质分别与酸和强碱反应,看反应现象;
(4)因为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可以将比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从其盐溶液中给置换出来.高锰酸钾将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产生单质溴.产生的单质溴可以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氯水具有漂白性,细润的红纸褪色,因为卤素单质均有毒,所以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A:白色变成黄色或橙黄色;B:变蓝色;C:红纸褪色;尾气排入空气污染环境,应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按所示格式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A.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自上而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单质熔点逐渐升高,故A错误;
B.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卤素单质氧化性减弱,故B正确;
C.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故C错误;
D.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推断题 A、B、C、D、E、F六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A与D、C与F分别为同一主族,A、D两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是C、F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一半。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F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B的氢化物的结构式________
(2)由A、C两元素可以组成X、Y两种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Y,X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Y分子属于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3)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气体与B的单质气体充分反应生成6.8g?W气体[已知反应的n(A):n(B)=3:1],可放出18.44?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A的单质与C的单质与KOH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如果以金属M和金属N为惰性电极,在电池的M极通入A的单质气体,N极通入C的单质气体,则N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H;S;结构式:“略”?
(2)H2O2;极性
(3)N2(g)+3H2(g)
2NH3(g);ΔH=-92.2kJ/mol
(4)O2 +4e- +2H2O = 4O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在第三周期中,置换氢气能力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______,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化学式是______,碱性最强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_,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烧碱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参考答案: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由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的还原性减弱,置换氢气的能力减弱,所以置换氢气能力最强的元素是Na,由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酸性最强的酸是高氯酸,由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碱性最强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
从Na+到Al3+,P3-到Cl-半径也分别依次减小,半径最小的金属离子是铝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Na;Ar;HClO4;NaOH;Al(OH)3;Al(OH)3+3H+═Al3++3H2O、Al(OH)3+OH-═[Al(OH)4]-;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