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⑴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2013年10月,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填字母)。? A.SO2? B.NO2? C.PM2.5
②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填字母)。? A.NO? B.CO? C.甲醛
③使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作用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⑵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
①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合理食用加碘盐是防止缺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体如果缺碘可能会导致或引起的疾病是?(答一种即可)。
②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属于?(填“糖类”、“蛋白质”或“油脂”)。
③新鲜水果中的VC具有___(填“氧化”或“还原”)性质。阿司匹林具有___作用。
⑶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①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多选)
A.开发新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参考答案:(1)①C(1分) ;②C(1分);
③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2分);
(2)?①甲状腺肿大或儿童发育迟缓或大脖子病(合理答案均可)(1分)
②糖类(1分)?③还原(1分)?解热镇痛(1分)
⑶①2CO+2NO
N2+2CO2(2分) ②ABC(3分)
本题解析:(1)①A、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错误;B、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错误;C、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尘埃或飘尘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选C。②劣质胶合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是甲醛,答案选C③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它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2)①人体缺碘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或儿童发育迟缓或大脖子病;②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所以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属于糖类;③VC具有抗氧化作用,具有还原性,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3)①从元素的角度分析,NO、CO反应产生的无毒物质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所以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
N2+2CO2;②A、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污染,正确;B、使用电动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污染,正确;C、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污染,正确;D、带上呼吸面具,是不可为措施,不能降低空气污染,错误,答案想AB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水的污染和污水处理的知识错误的是(? )?
A.赤潮不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B.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可用沉淀法
C.震惊世界的日本水娱病和疼痛病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D.混凝法中明矾处理污水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Al3++3H2O
Al(OH)3胶体+3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错,赤潮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水中含有的N、P、K等含量过高所致;B正确,重金属离子的硫化物难溶于水;C正确,水娱病和疼痛病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D正确,明矾净水原理:Al3++3H2O
Al(OH)3胶体+3H+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燃煤时加适量的生石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节能减排,应控制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加碘食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密封、防潮和避光保存
B.碘盐中加的是单质碘
C.使用碘盐时宜高温煎炒
D.使用碘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加碘盐中加的是KIO3,KIO3性质较稳定,但是受热分解,所以不能高温下使用,加碘盐对人体有益,缺碘可以形成甲状腺疾病。因此A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本题是常识,简单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采取了许多节能环保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其中之一
B.氧化铝陶瓷是一种超硬物质,能抵抗冷热冲击,是一种高压钠灯灯管的良好材料
C.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D.为了防止食物腐败,可以向食品中加入大量的NaN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