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发生变化;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
解答: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是电解氧化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是单质气体单质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
D、NH4Cl和Ca(OH)2制备NH3是复分解反应,故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应用,本质特征化合价变化的判断,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SO2与N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工业制硫酸、硝酸时要用到它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和NaOH溶液反应,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A正确;SO2、NO2溶于水都能生成酸H2SO3、HNO3,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SO2不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错;工业制硫酸时先生产SO2,再将SO2转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工业制硝酸时,NH3氧化为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金属K与Na金属性相近,用金属K与钠盐共熔时,很难将Na从混合物中分离。若调整温度到一定程度,则可用Na与KCl反应制取金属K。已知四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A.97.8 ℃~770℃
B.770℃~774℃
C.774℃~882.9℃
D.1413℃~150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热还原冶炼法)金属活动顺序表中,Na排在钾的后面,似乎不能从钾的熔盐中置换出K。但将Na与KCl共熔,其共熔体中Na+、K+、Cl-和e-自由移动;如果继续加热,则Na、K、NaCl和KCl首先沸腾者逸出无疑。工业上,就是采用这种原理用Na还原K的,因为K的沸点比Na、NaCl、KCl的沸点都低,且高于Na、NaCl、KCl的熔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燥的氯气可以用钢瓶运输
B.钠可以保存在CCl4液体中(已知:密度CCl4 > Na)
C.Na2O2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
D.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活泼,但是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故可以用钢瓶运输。正确。B钠很活泼,很容易与氧气、水发生反应。因此保存时要隔绝空气和水。但由于密度CCl4 > Na,不能隔绝空气,故不可以保存在CCl4液体中,而应该保存在密度比钠小又不与钠反应的煤油中。错误。C Na2O2可以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正确。D钠化学性质活泼,反应非常激烈,每次实验都要取少量(一般取绿豆粒大小)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也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否则容易发生危险。正确。
考点:考查氯气、钠、Na2O2的性质、用途及保存等化学常识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稀盐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B.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D.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稀盐酸和铜不反应,应该使用稀硝酸洗;
B、根据氨气的性质选择干燥剂;
C、根据盐酸的性质分析,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 且易挥发;
D、萃取剂和原溶剂必须互不相溶.
解答:A、由于稀盐酸不与铜发生反应,故无法用稀盐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应该使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故A错误;
B、氨气是碱性气体,必须使用碱性干燥剂,最佳选择是碱石灰,故B正确;
C、用盐酸洗涤铂丝,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使用,去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且HCL受热以后会挥发,无残留,故C正确;
D、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且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萃取、气体的干燥和净化等知识点,本题难度不大,注意焰色反应洗涤铂丝用稀盐酸,不用稀硫酸.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