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学生打算用如图所示一大一小两支试管,用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氢气,一支做反应器,一支收集。设计的装置及反应开始时两试管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用图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参考答案:(1)NaOH溶液?(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⑤①④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
(4)2Al+2NaOH+2H2O=2NaAlO2+3H2↑?(5)
?(6)偏小
本题解析:(1)镁和铝都是活泼的金属,都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但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A中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2)由于镁和铝都是活泼的金属,在其表面含有氧化膜,所以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装置连接好以后,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要记录C的液面位置,然后由A向B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最后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①④③②;读数是必须使内外压强相等,所以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D和C的液面相平。
(4)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5)剩余固体是镁。质量是cg,则铝的质量是(a-c)g。反应中生成的氢气是
,则根据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是
,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c偏大,所以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偏小。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磷酸镁铵(NH4MgPO4)是一种重要的盐,难溶于水。化学上制备磷酸镁铵从反应原理看,是用氯化镁、磷酸氢二钠和氨水混合反应的方法。
(1)写出制备磷酸镁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制备的反应中,要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铵盐(NH+4),则加入铵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Mg2++
+NH3·H2O====NH4MgPO4↓+H2O
(2)抑制NH3·H2O的电离,防止生成Mg(OH)2
本题解析:第(2)题应从得到的沉淀是否纯净来考虑,因为氨水电离出的OH-能与Mg2+反应生成Mg(OH)2沉淀致使得到的磷酸镁铵不纯,加铵盐可抑制NH3·H2O电离,防止产生Mg(OH)2沉淀。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以下有关正三价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向溶液中加入强酸溶液时,氢氧化铝主要发生酸式电离
B.当向溶液中加入强碱溶液时,氢氧化铝主要发生碱式电离
C.在强酸性环境中正三价的铝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D.在pH较大的溶液中正三价的铝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把铝和氧化亚铁配成铝热剂,分为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再与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A.1︰1
B.3︰2
C.2︰3
D.28︰9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铝将氧化亚铁还原为铁,而单质铁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亚铁,氧化亚铁和氯化亚铁中的铁的化合价都是+2价,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生成的氢气是相等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