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4)海水淡化,一般采用______的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的方法.
(6)除去淀粉中的食盐可用______的方法.
参考答案:(1)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故答案为:过滤;?
(2)碘易溶于水有机溶剂,根据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可选用苯或四氯化碳进行萃取,
故答案为:萃取;?
(3)水在加热条件下易挥发,可用蒸发的方法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故答案为:蒸发;?
(4)海水的淡化是将食盐和水分离,得到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蒸馏;
(5)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可用加热分解法分离,故答案为:加热分解;?
(6)淀粉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渗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C物质和1.8?g?D物质和0.3?mol?E物质,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100 g·mol-1
B.111 g·mol-1
C.55 g·mol-1
D.27.5 g·mol-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B)=m(C)+m(D)+m(E),所以m(E)="m(A)+m(B)-m(C)-m(D)=15+10.5-7.2-1.8=16.5" g,即E的摩尔质量为55 g·mol-1.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
③BaCl2、④ 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⑤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⑦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
A.①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③⑦
D.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不正确,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苯酚能溶解氢氧化钠溶液中,②正确;碳酸氢钠能吸收SO2生成CO2,③正确;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④不正确;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碘水中单质碘的萃取剂,⑤不正确;加碘盐中是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⑥不正确;裂化汽油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直馏汽油不能,⑦正确,答案选C。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过滤可以除掉粗盐中可溶于水的杂质
C.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mL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