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8分)实验室有 NaHSO4 ,Ba(OH)2,? NH3 ? H2O? NaHCO3、KAl(SO4)2五种无色溶液,现欲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现象对其进行鉴别。部分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如下表:

表中“
”表示生成气体物质,“
”表示生成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D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向含有0.1 mol溶质的D溶液中滴加E溶液,所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多为_________mol。
参考答案:(8分)(1)NaHSO4、Ba(OH)2?(2分)?(2)NH3·H2O
NH4++OH-(2分)
(3)Al3++3HCO3-= Al(OH)3↓+3CO2↑(2分)?(4) 0.25?(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检验和推断。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点——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的两种物质是NaHCO3、KAl(SO4)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结合图表,C只能与另一种物质产生沉淀,故C为NaHCO3,E为Ba(OH)2,D为KAl(SO4)2,与NaHCO3产生气体的只有另一种物质NaHSO4,故B为NaHSO4,NH3 ? H2O只能与KAl(SO4)2产生沉淀,故A为NH3 ? H2O,综上所述,A、B、C、D、E分别为NH3 ? H2O、NaHSO4、NaHCO3、KAl(SO4)2、Ba(OH)2。(1) B、E的化学式分别为NaHSO4、Ba(OH)2(2)NH3 ? H2O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4++OH-。(3) NaHCO3、KAl(SO4)2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 Al(OH)3↓+3CO2↑。(4) 0.1 mol溶质的KAl(SO4)2溶液滴加Ba(OH)2溶液,当Al3+全部沉淀时,沉淀量最大,产生0.1molAl(OH)3沉淀和0.15molBaSO4,故所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多为0.25mol。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现有三组溶液: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酒精溶液?③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过滤?萃取?分液
B.萃取?分液?蒸馏
C.分液?蒸馏?萃取
D.萃取?蒸馏?分液
参考答案: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
②39%的酒精溶液,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③溴的水溶液中,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分离;
即分离方法依次为分液、蒸馏、萃取,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方案
| 预期目的
|
A
|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 除去CO2中的HCl
|
B
|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C
|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
| 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
D
|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除去苯中的苯酚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NaHCO3能吸收HCl,所以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正确;B、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Ag+,不能达到预期目的;C、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CH3COO?水解程度增大,则证明盐类水解水解吸热,正确;D、苯酚能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每空2分?共14分)
1. 如何检验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后的产物中有Cl—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检验SO42— 离子,应先用_____________试剂再用 _____________试剂;
3 . 用Na2CO3沉淀CaCl2溶液中的钙离子,如何检验Ca2+已经沉淀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三组实验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的作用:
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取少量固体,用水溶解,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有氯离子。
2.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3.取上层清液少许,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未沉淀完全;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4.?过滤: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蒸发: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危险
溶解: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本题解析: 1.检验残留固体中氯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少许,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检验硫酸根离子时,先加盐酸,无现象,即可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原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3. 用Na2CO3沉淀CaCl2溶液中的钙离子,检验Ca2+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4.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点评:检验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沉淀剂,看是否产生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A.标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0.5NA个Cu2+
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苯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B、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结合过氧化钠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时,每1mo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生成0.5mol氧气;
C、铜离子水解;
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氯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1mol氯气反应电子转移电子为1mol.
解答:A、苯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标况下,22.4L苯物质的量不是1mol,分子数不是NA,故A错误;
B、每1mo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生成0.5mol氧气;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A,故B正确;
C、铜离子水解,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Cu2+小于0.5NA个,故C错误;
D、氯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1mol氯气反应电子转移电子为1mol;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计算方法,盐类水解的应用,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