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3 23:36: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马口铁(镀锡铁皮)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腐蚀 B.CH3Cl(g)+Cl2(g) CH2Cl2(l)+HCl(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MnS悬浊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生成CuS沉淀,则Ksp(CuS)< Ksp(MnS) D.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一定能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H2的转化率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Fe比Sn活泼,所以马口铁(镀锡铁皮)镀层破损后先被腐蚀的是Fe,错误;B、若该反应自发进行,则为熵增焓减的反应,该反应的ΔS<0,所以ΔH<0,错误;C、根据沉淀的转化规律,MnS悬浊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生成CuS沉淀,说明CuS比MnS更难溶,其溶度积更小,正确;D、将合成氨中的氨气分离出来,则生成物的浓度减小,逆反应的速率降低,正反应的速率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反应自发进行的依据、沉淀的转化、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 (1)图1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填数值),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体系中 增大的措施有?。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2 molH2? d.使用催化剂
参考答案:(11分) (1)0.075mol·L-1·min-1(2分)? 0.75(或75%)(2分) (2)CO(g) + 2H2(g) CH3OH(g)?ΔH=-91 kJ·mol-1(2分) (3)4 mol-2·L-2(2分)?减小 (1分) (4)C(2分)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CO浓度变化量为1.00mol/L-0.25mol/L=0.75mol/L,△t=10min,则v(CO)=0.75mol/L÷10min=0.075mol/(L?min),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1.5/2=0.75。 (2)反应物的总能量为419kJ,生成物的总能量为510kJ,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19kJ-510kJ=91kJ,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1?kJ/mol,该反应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反应热,故答案为:放热;CO(g)+2H2(g)=CH3OH(g)△H=-91?kJ/mol;不能; (3)? CO(g)+2H2(g)?CH3OH(g) 初始浓度(mol/L):? 1?2? 0 转化浓度(mol/L): 0.75?1.5?0.75 平衡浓度(mol/L): 0.25?0.5?0.75 平衡常数K="0.75/(0.75" ×0.52 )=4mol-2·L-2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4)使 增大,化学平衡应正向移动,但升高温度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恒容条件下充入He气化学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在恒容条件下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压强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5分)氢氧化镁用于制药工业,还是重要的绿色阻燃剂。 Ⅰ.治疗胃酸过多药物Stmoache的有效成分为Mg(OH)2。 (1)该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时反应的离子式方程式为 ; Ⅱ.已知: H2O(g)=H2(g)+ O2(g) △H1 =" +242" kJ·mol-1 Mg(s)+2 H2O(g)=Mg(OH)2(s) + H2(g) △H2 =" -441" kJ·mol-1 Mg(s)+ O2(g)="MgO(s) " △H3 = -602kJ·mol-1 (2)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0; ; Ⅲ.某工厂用六水合氯化镁和粗石灰制取的氢氧化镁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通过如下流程进行提纯精制.获得阻燃剂氢氧化镁。
 (3)步骤①中加入保险粉 的作用: 。 (4)已知EDTA只能与溶液中的 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与 反应。虽然 难溶于水,但步骤②中随着EDTA的加入,最终能够将 除去并获得纯度高的 。请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加以解释 ; Ⅳ.为研究不同分离提纯条件下所制得阻燃剂的纯度从而确定最佳提纯条件,某研究小组各取等质量的下列4组条件下制得的阻燃剂进行含铁量的测定,结果如下:
精制阻燃剂的条件
| 阻燃剂铁含量
| 序号
| 提纯体系温度/℃
| 加入EDTA质量/g
| 加入保险粉质量/g
| W(Fe)/(10-4g)
| 1
| 40
| 0.05
| 0.05
| 7.63
| 2
| 40
| 0.05
| 0.10
| 6.83
| 3
| 60
| 0.05
| 0.10
| 6.83
| 4
| 60
| 0.10
| 0.10
| 6.51
| (5)若不考虑其它条件,根据上表数据,制取高纯度阻燃剂最佳条件是 (填字母)。 ①40℃ ②60℃ ③EDTA质量为O.05g ④EDTA质量为0.10g ⑤保险粉质量为0.05g ⑥保险粉质量为0.10g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15分) (1) (3分) (2) (3分) (3)还原剂 (3分)
(4) 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当不断滴入EDTA时,EDTA将结合 促使平衡向右移动而使 不断溶解 (3分) (5)C (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答案:D D、铁的析氢腐蚀要在酸性条件下完成。 A、测出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测出反应速率;B,不同温度时颜色不同;C滴入最后一滴时,紫红色刚好褪去,用KMnO4的浓度,测出H2C2O4的浓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A 在Na2SO3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B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证明该气体是SO2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定NaOH溶液的pH D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再分别加入0.1mol/L?H2C2O4溶液2mL、0.2mol/L?H2C2O4溶液2mL,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为硫酸钠,如果在Na2SO3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则硝酸会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就是亚硫酸钠未变质也会发生此反应现象,故A错误;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此外强氧化性的物质都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还可以是氯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pH试纸来检验其酸碱性,会将pH试纸腐蚀,故C错误; D、不同浓度的草酸和相等浓度的高锰酸钾反应,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这样可以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