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OH-+CO2 = HCO3-
B.亚硫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HSO3-+ OH-= SO32-+ H2O
C.氯气通入冷水中 Cl2 +H2O = Cl-+ClO-+2H+
D.碳酸镁悬浊液中加醋酸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正确
B:氨水为弱碱,不能拆为离子,不正确
C:产物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为离子,排除
D:碳酸镁为不溶物,不能拆为离子,排除
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KClO3+6HCl==KCl+3Cl2↑+3H2O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A.1:5
B.5:1
C.1:3
D.3: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之比就等于还原剂与氧化剂之比,方程式中六份的氯化氢五份做还原剂,氯酸钾做氧化剂,所以是5:1。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8分)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⑴在人体中进行的
转化时,②中的Fe3+作 剂;
⑵ “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 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 剂,具有 性。
⑶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氧化(2)还原,还原(3)Fe+2H+=H2↑+Fe2+
本题解析:(1)Fe3+转化为Fe2+,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2)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作氧化剂,所以维生素C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3)胃酸显酸性,和铁生成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W为主体物质,X为杂质,Y是除去杂质所加试剂,Z是除去杂质所用方法,其中正确选用了试剂和处理方法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CH3COOH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水、二氧化碳,CH3COOC2H5不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也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出现分层现象,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
B、HCl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CO2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气,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
C、I2易溶于CCl4,NaCl固体不溶于CCl4,通过过滤得到NaCl固体,而不是分液,故C错误;
D、NaHCO3溶液能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钠、碳酸钙和水,Ca(OH)2溶液也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同时还引入了新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除杂,在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2MnO4- +16H+ + 5Na2O2 ="===" 2Mn2+ +5O2↑ + 8H2O + 10N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氧化剂,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氧气
C.当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O2时,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1mol
D.通常所说的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是指滴加了浓盐酸的高锰酸钾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