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8分)反应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
(1)平衡时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
(2)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使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所满足的关系是(a+b)?(c+d)(填“>”、“=”、“<”或“没关系”)
(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 ,C和D的物质的量均为0。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填容器序号,下同),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参考答案:
(1)1:1?
(2)>?
(3)丁;甲>乙>丙>丁
	本题解析:
(注原题缺少数据,补上后如下)(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 ,C和D的物质的量均为0。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填容器序号,下同),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即等于反应物计量数之比,转化率相等,1:1
(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这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
(3)列表比较:
甲、乙、丙、丁
A?2? 1? 2? 1
B? 1?1? 2? 2
提高B的浓度,可提高A的转化率,丁;
同理,B与A的比越大,B的转化率越大,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丁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t ℃时,将3 mol A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反应:3A(g)+B(g)x C(g),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C(g),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x=_________。
(2)用A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mol·L-1·min-1。
(3)若继续向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字母序号)。
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
(4)在t ℃时,若向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 C,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B_________mol(用含a的式子表示);达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n(A)=__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1)2?(2)0.15?(3)C?(4)a/4?(2.4+0.6a) mol
	本题解析:
反应前没有C,通过B、C的变化量求出x,根据同一反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求出A的反应速率,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4)向一边倒满足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
∶[ a+n(B)]=3∶2,n(B)=
a+n(B)]=3∶2,n(B)= 。对应成比例再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4 mol+
。对应成比例再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4 mol+ =(2.4+0.6a) mol
=(2.4+0.6a) mol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 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参考答案:3X+Y 2Z;0.05mol/(L·min)
2Z;0.05mol/(L·min)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按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进行的,这是解题的关键。同时处理图象题,要弄明白两坐标的意义及数值的确定和单位的换算等。依据图象可知,X、Y的浓度减小,说明它是反应物;Z浓度增加,说明它是生成物,且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不同反应混合物前的化学计量数与对应的各物质所表示反应速率成正比,与对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改变成正比,故方程式为:3X+Y 2Z;又依据图象可知,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mol,用去时间2 min,则υ(Z)=0.05mol/(L·min)。
2Z;又依据图象可知,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mol,用去时间2 min,则υ(Z)=0.05mol/(L·min)。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6分)在利用镁条与醋酸的反应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醋酸与足量Mg条反应,产生H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并以单位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来表示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如图所示)。

(1)在a、b、c、d四条曲线中,对应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_________,反应最后产生的H2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2)在d曲线中,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反应速率出现反常的升高的现象(x点附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d?(2)Mg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将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有活塞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相同,那么:
①若a=1,c=2,则b=_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b="3?" 逆? ② ? (2)降温?由6.5<7可知,上述平衡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亦即向放热方向移动
? (2)降温?由6.5<7可知,上述平衡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亦即向放热方向移动
	本题解析:(1)①化学反应:

 在定温、定压下进行,要使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等效,只要起始时
在定温、定压下进行,要使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等效,只要起始时 就可以达到。已知起始时各物质的体积分别为1体积N2、b体积H2和2体积
就可以达到。已知起始时各物质的体积分别为1体积N2、b体积H2和2体积 。根据“等价转换”法,将2体积
。根据“等价转换”法,将2体积 通过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
通过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 和
和 的体积,则相当于起始时有(1+1)体积
的体积,则相当于起始时有(1+1)体积 和(b+3)体积
和(b+3)体积 ,它们的比值为
,它们的比值为 ,解得b=3。
,解得b=3。
因反应前混合气体为8体积,反应后混合气体为7体积,体积差为1体积,由差量法可解出平衡时 为1体积;而在起始时,
为1体积;而在起始时, 的体积为c=2体积,比平衡状态时大,为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的体积为c=2体积,比平衡状态时大,为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的体积必须减小,所以平衡逆向移动。
的体积必须减小,所以平衡逆向移动。
②若需让反应逆向进行,由上述①所求出的平衡时 的体积为1可知,
的体积为1可知, 的体积必须大于1,最大值则为2体积
的体积必须大于1,最大值则为2体积 和6体积
和6体积 完全反应时产生的
完全反应时产生的 的体积,即为4体积,则
的体积,即为4体积,则 。
。
(2)由6.5<7可知,上述平衡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亦即向放热方向移动,所以采取降温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