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粒子半径:S2->Cl->Na+>Mg2+
B.热稳定性:SiH4<PH3<H2S<HCl
C.熔点:SiO2>NaCl>碘>干冰
D.还原性:HI<HBr<HCl<HF
 
	参考答案:A.S2-和Cl-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有3个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等的离子,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有S2->Cl-,Na+和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有2个电子层,离子半径Na+>Mg2+,故有S2->Cl->Na+>Mg2+,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l>S>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有热稳定性:SiH4<PH3<H2S<HCl,故B正确;
C.SiO2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碘和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碘在常温下为固态,二氧化碳为气态,碘的熔点大于干冰,不同晶体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则熔点:SiO2>NaCl>碘>干冰,故C正确;
D.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有还原性:HI>HBr>HCl>HF,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O>S>Cl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参考答案: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S、Cl同周期,所以半径S>Cl,O元素为上周期元素,所以半径S>Cl>O,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所以还原性:Na>Mg>Al,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稳定性:HF>HCl>HBr,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决定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的是该元素原子的
[? ]
A.质量数 
B.中子数 
C.次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参考答案:A、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为: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但镁和铝例外,理由是镁的价电子排布是3s2,3p轨道全空较稳定,而铝是3s23p1,不是全满,全空,半空中任意一种情况,不稳定,故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小,故A错.
B、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没有正价,故B错.
C、酸性是指c(H+)>c(OH-),而pH实际反映的是c(H+),水的离子积常数受温度影响,即pH=6.8?不能说明溶液一定显酸性,故C错.
D、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强酸可以与弱酸的盐溶液反应制取弱酸,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
A.Fe 
B.Mg
C.P 
D.L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