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的是① Fe(OH)3胶体 ②碘酒 ③淀粉溶液 ④ Al(OH)3胶体
A 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学事实,可以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
A.久置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用激光笔照射鉴别盐水和淀粉溶液
C.浓盐酸与浓氨水靠近时产生浓烟
D.深井水中滴加氯水后颜色变成黄色
参考答案:A、澄清石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
B、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于无此性质;故B符合;
C、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是易挥发的溶液,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与胶体无关,故不符合;
D、利用的是氯水中的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深水井中的还原物质为黄色物质;与胶体无关,故D不符合;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11年冬天,包括济南在内的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
C.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参考答案: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直径在1~100nm之间也能形成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
B.汽车尾气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故B错误;
C.持续大雾天气能见度低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故C正确;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有害气体,能影响空气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C.根据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蒸发溶液用蒸发皿;
D.根据乙醇的沸点低于100℃,可以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蒸馏提高乙醇的百分含量;
解答: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应从下口放出,故A正确;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蒸发溶液用蒸发皿,不能用烧杯,故C错误;
D.根据乙醇的沸点低于100℃,可以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将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蒸馏得到质量分数为90%以上的乙醇,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方法,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用其它试剂便无法区别NaCl、Na2CO3、NaHSO4、AlCl3四种溶液
B.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C.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D.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