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定量石灰乳与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得到干燥的漂白粉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64%
B.50%
C.56%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漂白粉为CaCl2和Ca(ClO)2,1:1的混合物;氯的质量分数等于=56%。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四种黑色粉末:它们分别为MnO2、CuO、炭粉、还原铁粉,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一区别的是
A.浓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稀盐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浓HCl加热跟MnO2作用生成黄绿色的气体——氯气,CuO溶解生成蓝绿色溶液,炭粉不反应,还原铁粉生成无色无味气体——氢气.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0分)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 ,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 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②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 ? ? 。
(4)2005年以来,淮安、无锡等地发生重大液氯泄漏事故。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请填写序号 )。
① 人员就近向地下商场或地铁转移
② 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
③ 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④ 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新开挖的坑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参考答案:(10分)(1)分液漏斗(1分浓盐酸(1分)
(2)2Cl2 + 2 Ca(OH)2=CaCl2 + Ca(ClO)2 + 2H2O(2分)(3)① 冰水冷却(2分)?
② 2HCl + Ca(OH)2 =CaCl2 + 2H2O(2分)?(4)①③(2分)
本题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里面盛有浓盐酸。
(2)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原理是2Cl2 + 2 Ca(OH)2=CaCl2 + Ca(ClO)2 + 2H2O。
(3)① 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应该降低温度,即采取的措施是将装置置于冰水中冷却。
②由于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所以另一个副反应是2HCl + Ca(OH)2 =CaCl2 + 2H2O。
(4)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向高处转移,①不正确;烧碱具有 91EXAM.org强烈的腐蚀性,③不正确,应该用肥皂水,其余措施都是正确的,答案选①③。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双向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C.Ⅲ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参考答案: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但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当盐酸浓度降低时,反应停止,则盐酸不能完全消耗,故A错误;
B.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
C.氯气和甲烷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到溶液M,因CO2通入的量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

A.若OB=0,则形成溶液M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CO2=HCO3-
B.若OB=BC,则溶液M为Na2CO3溶液
C.若OB>BC,则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CO32-和HCO3-
D.若3OB=BC,则溶液M中c(NaHCO3)=2c(Na2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原理为:
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即从Na2CO3到NaHCO3所消耗盐酸的量相等。对A,若OA=0,表明开始滴加盐酸就有气体生成,则M中的溶质NaHCO3,反应为CO2+OH—=HCO3—;对B,若OB=BC,说明生成HCO3—消耗的H+与HCO3—产生CO2消耗的H+相等,则M中的溶质为Na2CO3;对C,OB>BC,说明不产生CO2消耗H+大于产生CO2消耗的H+量,M中溶质应为NaOH和Na2CO3,若OB<BC,说明不产生CO2消耗H+小于产生CO2消耗的H+量,M中溶质应为Na2CO3和NaHCO3;对D,3OB=BC,M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因为Na2CO3~NaHCO3,故c(NaHCO3=2c(Na2CO3)。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