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是因为溶液中有HClO存在。错误。B.Cl2是黄绿色的气体。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正确。C.若先加入盐酸酸化,既是原来的溶液中无Cl-,再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D.在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HClO,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HCl+NaOH="NaCl+" H2O;NaOH+HClO = NaClO+H2O.由于减少了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l2不断消耗,浓度不断减小,所以氯水浅黄绿色变浅直至消失。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混合气体G可能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CuSO4,b.澄清石灰水,c.灼热CuO,d.碱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
A.G→a→e→b→f→d→c
B.G→c→d→b→e→f→a
C.G→a→e→f→b→d→c
D.G→b→e→f→a→d→c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用无水CuSO4检验水,然后用酸性品红溶液检验SO2,因为SO2和CO2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用酸性KMnO4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最后用碱石灰干燥剩余气体后,再用灼热CuO检验CO的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反应过程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A.将Cu放入浓硝酸中充分反应
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中性
参考答案:A.当铜不足时,硝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故A错误;
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生成NaHCO3或Na2CO3,可能为二者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氯气和溴化钠、碘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溴和碘,剩余的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溶液中溶质有多种,故C错误;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中性,则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恰好以1:1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HSO4+NaOH=Na2SO4+H2O,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校课外小组的学生,利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了一平底烧瓶的氯气,同时制备了一平底烧瓶的饱和氯水,探究完成以下性质实验。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U形管内盛有有色墨水,A、B两端液面相平,平底烧瓶盛满氯气。通过分液漏斗向平底烧瓶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实验现象是?、?。请简单解释原因?。

(2)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盛满饱和氯水,当日光照射到盛有饱和氯水的装置时,可观察到平底烧瓶内有气泡产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当氯水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某学生欲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体,该同学可采取的合理操作是?。

?
参考答案:(1)平底烧瓶内气体的颜色变浅,U形管A端水位上升,B端水位下降 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气体颜色变浅,同时平底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使U形管A端水位上升,B端水位下降
(2)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使平衡Cl2+H2O
HCl+HClO向右移动,氯水中氯气分子减少,导致溶液颜色变浅 将平底烧瓶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置在桌面上,移去玻璃片,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平底烧瓶的瓶口,木条复燃
本题解析:(1)Cl2是黄绿色气体,Cl2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部分Cl2,气体颜色变浅,同时平底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2)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生HCl和氧气,平衡Cl2+H2O?HCl+HClO右移,氯气与水反应又会产生次氯酸,导致氯水中氯气分子减少。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
A.AgNO3
B.NaOH
C.Na2CO3
D.AlCl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