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8分)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某校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装置中的铁架台、铁夹等必要的夹持仪器在图中均已略去)

(1) 烧瓶A中常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小试管C的作用是?。
(2) 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 在F出口处应?。
(3) 反应3Fe +4H2O(g)
Fe3O4 +4H2在一定条件下实际上为可逆反应,本实验中是如何实现Fe向Fe3O4的转变的?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
(4) 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简述证明滤液中
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
参考答案:(18分)
(1)?防止液体暴沸 (2分)?冷凝水蒸气(2分)
(2)?检验氢气的纯度(2分)?点燃氢气(2分)
(3)?实验中不断通入水蒸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并移走氢气减小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反应正向进行(2分)
(4)?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即证明含有Fe3+(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2分)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图1?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__________;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__________;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的值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①钝化,SO2 ?
②?溶液中的SCN-被氧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FeCl3,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成立
(2)? 1/4 < a/b <3/8 ,9/32
本题解析:(1)①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得不到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fie被浓硫酸氧化生成SO2气体。
②氯水褪色,说明氯水被还原。因此除了铁离子还原之外,也可能是被溶液中的SCN-还原。
所以可以通过检验SCN-来鉴别,即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FeCl3,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成立。
(2)铁和硝酸的反应的方程式是Fe+4HNO3=Fe(NO3)3+NO↑+2H2O。如果铁过量,则方程式是3Fe+8HNO3=3Fe(NO3)2+2NO↑+4H2O。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1/4 < a/b <3/8 ;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生成硝酸铁和硝酸亚铁分别是2a/3mol和a/3mol,所以被还原的硝酸是(b-2a-2a/3)mol。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2a/3×3+a/3×2=(b-2a-2a/3)×3,解得a︰b=9︰32。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4分)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通入氯气至过量

| I.A中溶液变红 II.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
(3)为了探究现象II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II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来源:91考试网。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参考答案:(14分)
(1)Cl2+2OH— ="==" Cl—+ClO—+ H2O
(2)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所以溶液变红
(3)①Fe3+?
(4)①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
②硫元素
③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存在,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
④16
本题解析:(1)B中是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 OH-= Cl-+ ClO-+ H2O;
(2)A中的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Fe(SCN)3,所以溶液变红
(3)①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此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3+
(4)①因为SCN—中碳元素已经是最高价态+4价;
②与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沉淀,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硫元素;
③证明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被还原的产物是红棕色气体,可证明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
④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说明有1mol的SCN—与Cl2反应,SCN—中的-2价S、-3价N化合价升高到+6价、+5价,失电子总数为8+8=16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实验,离子检验,根据元素价态判断发生的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
(1)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__? __消耗完毕(填“已”或“没有”)。其理由是?
?。
(2)用一定量的废铜屑制取胆矾,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取Cu与浓H2SO4直接反应;第二种是先将铜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生成CuO,再与稀H2SO4反应,其中_?_种方法好,理由是____? ____。
参考答案:1)没有,(2分)
铜只与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就不与铜反应了(2分)
(2) 第二(2分)
节省原料且又环保(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植物杀菌剂,它用硫酸铜、生石灰、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是一种天蓝色黏稠状悬浮液体。通常现用现配,你认为下列哪种容器不能用来盛装波尔多液( )。
A.塑料容器
B.铜制容器
C.铁制容器
D.陶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铁的金属性比铜强,容易置换出铜:Cu2++Fe=Fe2++Cu。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