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化学反应速率》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钢铁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对我们的生活都没有益处,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加希望延缓反应的进行。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4分)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考答案:(14分,每空2分)
(1) +248?
(2) ①p4>p3>p2>p1?
②0.032mol·L-1·min-1? 1.64?
(3) ① AC?② 逆?变化曲线见右图
本题解析:(1)已知
①2CO(g)+O2(g)=2CO2(g) △H1=-566 kJ·mol-1
②2H2(g)+O2(g)=2H2O(g) △H2=-484 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H3=-802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③-②-①得:CH4(g)+CO2(g)2CO(g)+2H2(g),故△H=△H3-△H2-△H1=-802 kJ·mol-1+484 kJ·mol-1+566 kJ·mol-1=+248kJ·mol-1。(2)①反应CH4(g)+CO2(g)
2CO(g)+2H2(g)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减小压强,可增大CH4的转化率,从图像可知,相同温度下,按p4、p3、p2、p1的顺序CH4的转化率增大,所以p4>p3>p2>p1。②根据X点CH4的转化率求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CH4)= c(CO2)=0.02mol·L-1,c(CO)= c(H2)=0.16mol·L-1,
故v (CO) = ?= 0.032mol·L-1·min-1;K =
?=
?= 1.64(mol·L-1)2(通常不必写单位)。(3)①A项,恒容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压强增大,若体系压强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B项,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则生成的CO和H2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所以当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质量增加,而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增大,当气体密度不变时,可以认定达到了平衡状态;D项,只有当反应完全生成CO和H2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才能等于15,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完全的,所以不会出现D项所描述的状态。②加压时,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
?= 12g·mol-1,从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当正(逆)向平衡移动时,气体的质量变化增加(减少)12g,而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应增加(减少)1mol,所以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并不发生变化,即M恒定为12g·mol-1。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消耗A是1.5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B是2.25mol,所以B的反应速率是0.225 mol / (L·s),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探究铝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用品:具支试管、量筒、镊子、乳胶管、玻璃导管、水槽、温度计、单孔橡皮塞;稀盐酸(4mol/L)、铝片、铝粒、铝粉、水
(2)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略去)
(3)实验方法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测量试管中溶液的温度.
③为防止铝刚加入试管时产生的气体逸出,实验中最好选取______(填铝片、铝粒、铝粉),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④收集并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并记录对应的时间.
(4)数据处理及问题讨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是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由______能转化______能.
②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将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时间作了如右图.
③在OE、EF、FG段中所收集气体最多的是______段,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段.影响EF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______;影响FG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______.
参考答案:(3)③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为了减小反应速率所以选铝粒;操作方法是:先加铝粒,然后先扭开导气管活塞,再将稀盐酸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至浸没铝粒为止,关闭活塞待用.
故答案为:铝粒;先加铝粒,然后先扭开导气管活塞,再将稀盐酸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至浸没铝粒为止,关闭活塞待用.
(4)①根据温度变化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故答案为: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③根据纵坐标的高低判断收集气体的多少,纵坐标越高,收集的气体越大,所以是FG段;
根据图象斜率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是EF段;
影响EF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温度的改变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影响FG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所以浓度的改变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FG段;EF段;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5.6g铁粉投入100mL2mol/L的稀硫酸中,2min时铁刚好完全溶解(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铁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B.硫酸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C.硫酸亚铁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D.氢气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铁是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A不正确。5.6g是0.1mol,消耗稀硫酸是0.1mol,生成硫酸亚铁是0.1mol,所以二者的反应速率都是,BC正确。用于氢气逸出,不在溶液中,无法计算,答案选BC。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关氧化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