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低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着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溶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①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
②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1)写出气体丙的电子式______.
(2)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_(填离子的化学式)离子,一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的化学式).
(3)在这些不存在的离子中,有一种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与SO2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可能含有的离子______.
(5)为确定上述溶液中所含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取100mL上述溶液并向其中加入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参考答案:溶液无色,说明不含MnO4-;
①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可为强酸弱碱盐,则一定不存在水解呈碱性的HCO3-离子;
②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不含有Cl-,甲为BaSO4;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含有NH4+、Al3+,乙为Al(OH)3,丙为NH3,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为NH3,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离子为NH4+、Al3+、SO4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为MnO4-、HCO3-、Cl-,故答案为:MnO4-、HCO3-、Cl-;NH4+、Al3+、SO42-;
(3)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应具有强氧化性,应为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故答案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4)K+应通过焰色反应检验,实验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K+,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K+;
(5)2Na2O2+2H2O=4NaOH+O2↑,根据图象可知当加入Na2O20.15mol时,Al3+完全沉淀,则生成的n(NaOH)=0.3mol,则n(Al3+)=0.1mol,
NH4+完全生成NH3时消耗的Na2O2为0.1mol,则n(NH4+)=0.2mol,
由实验②可知10mL溶液中含有SO42-0.03mol,则100mL溶液中含有SO42-0.3mol,
根据溶液电荷守恒可知:3n(Al3+)+n(K+)+n(NH4+)=2n(SO42-),
则n(K+)=2×0.3mol-3×0.1mol-0.2mol=0.1mol,
故答案为:0.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水检验淀 粉的存在
C.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 许,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 成,证明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 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加热前称量时坩埚未完全干燥
B.加热时间过长,晶体部分变黑
C.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D.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操作和实验事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测定溶液的pH时,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放置于干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通过滤纸过滤可以得到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锥形瓶是否干燥,对实验无影响;
B.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复混合而污染;
C.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判断;
D.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
解答:A.实验室锥形瓶用于盛装待测液,实验过程中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的滴定液,锥形瓶是否干燥,对实验无影响,故A正确;
B.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复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到溶液中,且不能事先湿润,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放置于干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C正确;
D.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应用半透膜,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中和滴定以及试纸的使用等,侧重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能力,注意相关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