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实验室用燃料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式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如图所示装置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之后关闭止水夹a.
(2)由装置B、C可分别确定待测氨基酸中含有的______和______质量.
(3)E装置的作用是测量______的体积,并由此确定待测氨基酸中含有的______的质量,为了较准确地测量该气体的体积.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填代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4)实验中测定的哪一数据可能不准确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5)严格地说,按上述方案只能确定氨基酸的______.若要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要测定该氨基酸的______.
参考答案:(1)装置的空气中含有N2,影响生成氮气的体积测定,需将装置中的N2排净,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装置B内盛放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根据装置B增重,确定Wg该种氨基酸中含氢元素质量,装置C内盛放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装置C增重,确定Wg该种氨基酸中含碳元素质量,故答案为:H元素;C元素;
(3)利用排水法测定氮气的体积,确定Wg该种氨基酸中含氮元素质量.读氮气体积时应注意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以保证管内压强应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答案为:N2;N元素;ac;
(4)为保证氨基酸完全燃烧需通过量的氧气,利用铜网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除去未反应完氧气,以防止影响N2的体积的测定,但无法保证完全除去未反应的氧气,
故答案为:N2的体积;多余的O2在D中没有被吸收完全;
(5)该原理只能测出Wg该种氨基酸所含C元素、H元素、O元素的质量,据此可以确定其原子个数比,确定其最简式.若要确定分子式还需测定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答案为: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__________,该过程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__________、灼烧、__________、称量。
(5)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g。
(6)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滴定到终点时的颜色为__________色。
(7)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服需用含__________mgFeSO4·7H2O的片剂。
参考答案:(1)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等合理氧化剂);现象: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
(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3)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4+)
(4)洗涤;冷却
(5)0.07a
(6)①250mL容量瓶;②b;③紫(或紫红)
(7)69.5m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B.失去标签的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可以用碳酸铵溶液鉴别
C.检验溶液中铵根离子可以直接加热溶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D.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体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B.碳酸铵溶液,反应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
C.直接加热溶液,不能生成氨气;
D.Fe2O3不溶于水.
解答:A.用稀盐酸不能洗涤试管残留物,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加入碳酸铵溶液,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稀盐酸无色无味生成气体,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刺激性气体,氯化铝溶液发生互促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反应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B正确;
C.直接加热溶液,不能生成氨气,应加入碱溶液后再加热,故C错误;
D.Fe2O3不溶于水,应加入酸溶解,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检验、鉴别、制备等,综合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验评价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FeSO4·7H2O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操作①中碳酸钠溶液能除去油污,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下列物质分离方法的原理与过滤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蒸馏?b.分液? ?c.渗析?d.重结晶
(3)FeSO4·7H2O是某些补血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中为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配制100mL1.00×10-2mol·L-1的KMnO4溶液,所用的仪器有天平、烧杯、胶头滴管及_________。配制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KMnO4溶于水不放热,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b.容量瓶洗涤后不需干燥即可直接用于实验
c.定容后摇匀,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d.如果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
②取2.0g克该补血剂配成溶液,进行预处理,使其中的铁元素全都是Fe2+,再用配制好的标准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进行滴定时,标准KMnO4溶液应该盛放在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之一)滴定管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滴定结束时,消耗浓度为1.00×10-2mol·L-1的标准KMnO4溶液26.00mL,则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O32-+H2O
HCO3-+OH-
(2)c
(3)①100mL容量瓶、玻璃棒;?bd;②酸式;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③3.6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