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氯离子的是
A.氯水
B.漂粉精
C.盐酸
D.液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含有氯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注意混合物中可含氯离子,而液氯为单质,由分子构成,不含氯离子,以此来解答.
解答:A.氯水为混合物,含盐酸电离生成的氯离子,故A不选;
B.漂白精为混合物,含氯化钙,存在氯离子,故B不选;
C.盐酸为混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氯离子,故C不选;
D.液氯为单质,由分子构成,不含氯离子,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及电离,注意混合物的成分及物质的构成,液氯为单质,注意氯水与液氯的差别,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试剂中能用来区分Fe2+和Fe3+的是
A.KSCN
B.FeCl3
C.H2SO4
D.NH4C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马上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即Fe3++3SCN-=Fe(SCN)3;
二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再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2+;
解答:A、加入KSCN溶液,溶液马上变成红色证明含有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2+;故A符合;
B、三氯化铁不能区分Fe2+和Fe3+,混合后无现象发生,故B不符合;
C、硫酸溶液和分Fe2+和Fe3+不反应,不能区别Fe2+和Fe3+,故C不符合;
D、氯化铵加入后无特征反应现象,不能区分Fe2+和Fe3+不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实验检验方法的应用,离子检验需要产生特征现象进行判断,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SO42-、Na+、K+
B.K+、CO32-、Ca+、NO3-
C.HCO3-、Na+、NO3-、K+
D.NO3-、Cu2+、Cl-、NH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离子能大量共存.
解答: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
A、该组离子在酸或碱溶液中均不反应,则一定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因CO32-、Ca+能结合生成沉淀,一定不能共存,故B错误;
C、无论酸或碱溶液,都能与HCO3-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C错误;
D、酸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反应,但Cu2+为蓝色,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NH4+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可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与Al反应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是学生解答中的难点,熟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
B.红外光谱
C.紫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质谱法,A正确。红外光谱用于官能团的测定,核磁共振谱用于氢原子种类的测定,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l2
B.SO2
C.NaOH
D.C2H5O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答:A、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但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使其水溶液导电,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时,化学键被破坏,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有化学键断裂,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乙醇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其水溶液不导电,所以乙醇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