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5 17:30: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C.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发生 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化学变化通常都伴有能量变化,但是伴有能量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热量的放出或吸收。错误。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断裂化学键,这需要吸收能量,产生生成物时要形成化学键,这时又释放能量。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正确。C.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错误。D.放热反应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发生需要在一定的条件。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大气中CO2的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现有四个反应,能说明自然界消耗CO2的是(?) A.CO2+2NaOH=Na2CO3+H2O B.CaCO3+CO2+H2O=Ca(HCO3)2 C.6CO2+6H2O C6H12O6+6O2 D.CO2+C 2C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的关键词是“自然界”。自然界中显然没有NaOH,也不会有能使CO2与C发生反应的较高温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 A.188kJ B.436kJ C.557kJ D.920kJ?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 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 D.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Fe(OH)3溶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 B、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D、原子不守恒; 解答:A、Fe(OH)3溶于氢碘酸:2Fe(OH)3+6H++2I-=2Fe2++6H2O+I2,故A错误; B、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故B正确; 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Ca2++2ClO-+CO2+H2O═2HClO+CaCO3↓,故C错误; D、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4H++2Cl-═Mn2++Cl2↑+2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判断,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性质应用,离子方程式原子守恒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OH中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B.HCl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它属于离子化合物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正确;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B不正确;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C不正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键的含义以及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