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些疾病与相应营养物质的缺乏有关,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①维生素C:败血病 ?②铁元素:贫血症 ?③钙元素:骨质疏松
④葡萄糖:低血糖?⑤碘元素:高血压 ?⑥油脂:夜盲症
A.①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缺碘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缺少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所以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26分)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作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什么?与传统的煤、石油燃料相比,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新能源?主要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3)研究酸雨成因用的“催化棒”是用两个外面套有玻璃管的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并固定于玻璃管中,将其一端用电热丝连接起来,即制成“催化棒”:实验时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丝伸入装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a现象,再往其中加入用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又出现b现象。请回答:
①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以上实验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300万吨。其含硫量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2多少吨?若此SO2有60%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多少吨98%的硫酸?
参考答案:(1)不可取,因为SO2的排放总量并没有减少,进一步形成的酸雨仍会造成对全球的危害。
(2)煤、石油是不易再生的化石燃料,其资源是有限的,其次燃烧后产生的SO2、NO2等严重污染大气,进而形成酸雨,燃烧后产生的CO2又会造成温室效应。而氢燃料,第一,H2可以用水作为原料来制取;其次燃烧时放热多,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氢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产物为水,不易污染环境,还可循环使用。缺点是:不便于存贮和运输。
(3)①浓厚的酸雾(H2SO4)?白色沉淀?②空气中的SO2遇到矿尘或煤颗粒对SO2的固相催化作用就会形成酸雾
(4)设一年排放的SO2质量为x,生成98%硫酸的质量为y。
S?—? SO2?—? H2SO4
32 t? 64 t? 98 t
3×106×1% t? x?
x="60" 000 t
y="56" 300 t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问题,我们要从化学视角去关注这些与生态环境、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环境污染的恶果是直接影响人类的延续和发展,酸雨是影响全球的污染问题。?
减少酸雨的产生是要杜绝污染源,而不是建造高烟囱转移污染。而杜绝酸雨的污染途径一般有三个:一是对煤、石油等传统能源进行预处理,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SO2,二是进行回收利用,三是开辟新能源。而目前最理想的能源为氢能源,因为它原料来源丰富,燃烧的产物又是水,既不污染环境,又可以循环利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②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④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即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
⑤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可用石灰加以改良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②铅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均含有重金属离子,造成污染;③过度使用尿素会造成土壤碱化,其原因是CO(NH2)2+H2O===CO2+2NH3,NH3溶于水呈碱性,用石灰改良,碱性更强,可用酸性肥料改良土壤,如硫铵,氯化铵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等都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硬水中,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
B.世界各国流通的硬币材质一般都是合金
C.水泥、合成橡胶和人造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 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苯乙烯甲聚生成聚苯乙烯,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A正确;B、C中还有水生成,D中还有氯化氢以及其他卤代烃生成,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并没有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绿色化学思想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