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铜、空气、水
B.氧气、干冰、浓硫酸
C.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D.纯碱、水银、胆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的元素之间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目前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得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叫做正电子。无独有偶,自然界中还存在反质子。正电子、反质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和质子的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但是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区域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2001年,美国等国家发射的航天器将我国研制的磁谱仪带入太空,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探索反物质的存在。1998年的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它们分别制造出了9个和7个没有中子的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试根据你的经验推测:没有中子的反氢原子是( ?)
A.由1个带正电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B.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的
C.由1个不带电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D.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意,质子带正电,则反质子带负电;电子带负电,则反电子带正电。
没有中子的反氢原子是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和O3
B.
和
C.H2O和H2O2
D.CO和C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有?
①溶解性:Na2CO3>NaHCO3>AgCl>AgI;
②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③氧化性:MnO2>Cl2>Fe3+>Cu2+;
④微粒半径:Fe(OH)3胶粒>K+>C1―>Na+;
⑤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A.4项
B.3项
C.2项
D.1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④中正确的顺序应为Fe(OH)3胶粒>C1―>K+>Na+。⑤中正确的顺序应为
CH3COOH>H2O>C2H5OH。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4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 ④
| ⑤
| ?
| ?
|
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⑦
| ?
| ?
| ?
| ⑧
| ?
|
?
| ?
| ?
| ⑨
| ?
| ?
| ?
| ⑩
| ?
| ?
| ?
| ?
| ?
| ?
| ?
| ?
| ?
| ?
|
(1)元素⑨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元素⑩的次外层电子数为?个。
(2)如果在温度接近373K时,根据M=m/n测定⑤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发现测定结果比理论值高,其原因是?。
(3)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⑦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 I1
| I2
| I3
| I4
|
Q
| 2080
| 4000
| 6100
| 9400
|
R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S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T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U
| 420
| 3100
| 4400
| 5900
|
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主族的是?。(填元素代号)
②T元素最可能是?(填“s”、“p”、“d”、“ds”等)区元素,位于?族;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则T、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键角为?。
参考答案:(1)
?;14?(2)分子间存在氢键,H2O分子发生缔合
(3)2OH— + Be(OH)2=BeO22—+ 2H2O?(4)①R 和U?② p(1分)? IIIA(1分)120°
本题解析:(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⑨是钛元素,原子序数是22,因此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其知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元素⑩是铁,其次外层电子数为14个。
(2)元素⑤是水,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O分子发生缔合,因此测定结果比理论值高。
(3)②、⑦分别是Be和Al,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则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 Be(OH)2=BeO22—+ 2H2O。
(4)由元素的电离能可以看出,Q的电离能很大,可能为零族元素,R和U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第二电离能剧增,故表现+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1,二者位于同一族,S的第一、第二电离能较小,第三电离能剧增,故表现+2价,最外层电子数为2,T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R和U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第二电离能剧增,故表现+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1,二者位于同一族。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T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最外层电子数为3,可能为P区元素,位于第ⅢA族;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则T是B元素。Z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因此Z是氯元素,则T、Z形成的化合物是BCl3,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个,且不存在孤对电子,所以是平面三角形结构,分子键角为120°。
本题难度:一般